《彭越和舍人出口》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書》卷三十四《彭越傳》:“陳豨反代地,高帝自往擊之,至邯鄲,征兵梁。梁王(即彭越)稱病,使使將兵詣邯鄲。高帝怒,使人讓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謝。其將扈輒曰:‘王始不往,見讓而往,往即為禽,不如遂發(fā)兵反。’梁王不聽,稱病。梁太仆有罪,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于是上使使掩捕梁王,囚之雒陽。有司治反形已具,請論如法。上赦以為庶人,徙蜀青衣。西至鄭,逢呂后從長安東,欲之雒陽,道見越。越為呂后泣涕,自言亡罪,愿處故昌邑。呂后許諾,詔與俱東。至雒陽,呂后言上曰:‘彭越壯士也,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妾謹與俱來。’于是呂后令其舍人告越復(fù)謀反。廷尉奏請,遂夷越宗族。”
【釋義】彭越與韓信、英布、陳豨等人皆同類大將,因此不愿親自領(lǐng)兵伐陳,是有兔死狐悲之意,但并沒有下決心反漢。高祖已赦其死,呂后卻認為這是“自遺患”,所以令越舍人告他又想謀反,殺彭越,滅其族。看來彭越并沒有“和舍人出口”,而是呂后計謀。
【例句】那一個彭越呵,他也曾和舍人出口。(關(guān)漢卿(《元曲選》作尚仲賢)雜劇《尉遲恭單鞭奪槊》第二折[倘秀才])指舍人告彭越謀反事。此例以彭越事為例,說明一將難求。又,此劇或以為佚名作品。
上一篇:元曲典故《彭祖》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怒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