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穿針(七夕)》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葛洪《西京雜記》:“漢宮七夕穿針,皆會于開襟樓,針皆七孔。”又,晉·宗懔《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又,參“乞巧樓”條。
【釋義】古時風俗,農歷七月七日,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時,婦女們結彩樓,穿七孔針來“乞巧”,也就是乞求織女賜給智巧。
【例句】①從別后,正七夕穿針在畫樓,暮雨過紗窗涼已透。(高明套曲〔商調·二郎神〕《秋懷》)此套寫離情別意。時逢七夕,在畫樓穿針乞巧時,勾起了思念離人的感情。②已令在長生殿設宴,慶賞七夕。(白樸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一折)明皇與楊妃歡度七夕。
上一篇:元曲典故《七出之條》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七擒七縱》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