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遠長安近(長安近)》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書》卷六《明帝紀》:“明皇帝諱詔,字道畿,元皇帝長子也。幼而聰哲,為元帝所寵異。年數歲,嘗坐置膝前,屬長安使來,因問帝曰:‘汝謂日與長安孰遠?’對曰:‘長安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也。’元帝異之。明日,宴群僚,又問之。對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異間者之言乎?’對曰:‘舉目則見日,不見長安。’由是益奇之。”又見于《世說新語·夙惠》。
【釋義】原是晉明帝幼時故事,元散曲中用此典比喻仕途失意,向往京都的意思。
【例句】①曉日長安近,秋風蜀道難。休干,誤殺英雄漢。(鄧玉賓〔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閑適》)此一例用“日遠長安近”與“蜀道難”典故比喻仕途坎坷。②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仙呂·點絳唇〕)張生唱詞,“長安遠”比喻功名不遂。③你看舉頭日遠長安近,則把這讀過的經書自溫。(佚名雜劇《孟德耀舉案齊眉》第二折〔耍孩兒〕)這里有對仕途的向往。④曉日長安近,秋風蜀道難。險些兒誤殺了個英雄漢。(施惠南戲《幽閨記》第七出《文武同盟》〔此雁兒落帶過得勝令〕)這兩句形容仕途艱險,第一句比喻求取功名。此兩句似是當時常用的成句。
上一篇:元曲典故《日盈昃月滿虧》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時苗留犢》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