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頭城門》|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吳王)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嘆曰:‘嗟乎!讒臣嚭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于先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又,《吳越春秋》卷三《夫差內傳第五》:“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飄汝眼,炙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又,《吳越春秋》卷六《勾踐伐吳外傳第十》:“越王追奔攻吳,兵入于江陽松陵,欲入胥門,來至六、七里,望吳南城,見伍子胥頭巨若車輪,目若耀電,須發四張,射于十里。越軍大懼,留兵假道。”
【釋義】吳王夫差聽信讒言,殺害伍子胥,伍子胥死時料定越將破吳,因此要門人抉其眼懸東門,以觀越軍入吳。一說是吳王置伍子胥頭于高樓上。
【例句】①一個懸首城門,一個和衣東市。(張養浩〔雙調·折桂令〕)懸首城門即指伍子胥被害之事,作者用以否定仕宦道路。②學捧心山顰翠色,悵懸頭土濕腥苔。(喬吉〔雙調·折桂令〕《登姑蘇臺》)作者登姑蘇臺,悵然懷古,想起了伍子胥的被殺,似乎可以聞到姑蘇臺上泥土和苔蘚上的血腥味。
上一篇:元曲典故《懸頭(懸梁)》|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揚子云閣上災》|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