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舍藏(行藏)》|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釋義】此典意為:用,則去做一番事業,不用,就把才能收藏起來,不露鋒芒。這是儒家所提倡的處世哲學。又,后人又用作人的行止,或也可作底細、原委解。
【例句】①用時行,舍時躲,居山村,離城郭,對樽罍,遠鼎鑊。(曾瑞套曲〔正宮·端正好〕《自序》〔尾〕)這里以“用行舍藏”典,表示自己對功名富貴不強求的意思。②山林本是終焉計,用之行舍之藏兮。(張鳴善〔正宮·脫布衫過小梁州〕)用孔子的話表示自己將終老山林的志向。③命非由己不由他,進舍行藏須在我。(佚名〔雙調·水仙子〕)意云命運可由自己決定,進退也可以自己掌握。“行藏”出自孔子語。④清廉吏當效龔黃,行藏行藏暗酌量,也不是咱虛謙讓。(宮大用雜劇《死生交范張雞黍》第四折〔堯民歌〕)范式思量自己的出處行止,學龔黃二人完全能做到。⑤蠅頭利不貪,蝸角名難戀,行藏全在我,得失總由天。(谷子敬雜劇《呂洞賓三度城南柳》第三折〔一枝花〕此例中行藏指行止。⑥大師一一問行藏,小生仔細訴衷腸。(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石榴花〕)“行藏”這里指人的出處行止。此例中,張生對長老述自己的生平行止。⑦跳出那興廢利名場,做一個用舍行藏客。(狄君厚雜劇《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第一折〔尾〕)介子推見晉國朝政已亂,要“用行舍藏”,遠離名利場,全身而退。⑧息怒波宰相,聽老身說行藏。(武漢臣雜劇《包待制智賺生金閣》第二折〔調笑令〕)嬤嬤規勸衙內,“行藏”在此作“底細”、“原委”意。
上一篇:元曲典故《玉龍》|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禹穴》|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