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燭(玉燭寶典)》|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尸子》:“四氣和,正光照,此之謂玉燭。”又,《爾雅·釋天》:“四氣和謂之玉燭。”唐·劉禹錫《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謹書盛事以俟采詩者》詩:“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又,《玉燭寶典》,書名,隋·杜臺卿著,《隋書·經籍志》著錄。《隋書》卷五十八《杜臺卿傳》:“杜臺卿字少山,博陵曲陽人也。……及周武帝平齊,歸于鄉里,以《禮記》、《春秋》講授子弟。開皇初,被征入朝。臺卿嘗采《月令》,觸類而廣之,為書名《玉燭寶典》十二卷。”
【釋義】古人稱四時調和為“玉燭”。隋杜臺卿著《玉燭寶典》,將《月令》擴大闡發而成。《月令》應是《禮記·月令》。
【例句】玉燭寶典,今古事差迭。遇景酣歌時暫歇。(柯丹邱南戲《荊釵記》第四十四出《續姻》〔琥珀貓兒墜〕)意為《玉燭寶典》所寫的四時調和之事(因古人認為四時調和與統治者的政治清明有關,所以也包括治亂之道),古今是有差別的。這與上一曲“道消長空嘆嗟”句相呼應。下句“遇景酣歌時暫歇”,有不如及時行樂的意思。
上一篇:元曲典故《玉樹后庭花》|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玉真》|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