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釣灘(嚴子陵釣臺)》|出典|釋義|例句
【出典】《后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嚴光》:“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會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秊橹G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特征,不至。年八十,終于家?!?/p>
【釋義】嚴光字子陵,曾與光武帝同學,但他不肯做官。歷來詩詞寫隱居題材的作品中,常用子陵釣魚典故。
【例句】①浙江亭,看潮生,潮來潮去原無定,唯有西山萬古青。子陵一釣多高興,鬧中取靜。(馬致遠[雙調·撥不斷])作者認為世上興衰如潮水一樣,來去無定,唯有隱居田里,垂釣江邊,才能得到安寧。②高人誰戀朝中住,自古便有個巢父。子陵灘釣得虛名,幾度桐江春雨。(馮子振[正宮·鸚鵡曲]《處士虛名》)作者在這首小令里批評嚴光不該去朝中逗留,而應像巢父那樣有“洗耳”的精神。用典與原意不同。③嚴子陵釣灘,韓元帥將壇,那一個無憂患。(張養(yǎng)浩[中呂·朝天曲])這首小令中,作者借用嚴光和韓信的故事,感嘆做官和隱居都有憂患。④到不如嚴子陵登釣臺,怎做得揚子云閣上災?(高明南戲《琵琶記》第三十出《瞷詢衷情》[紅衲襖])蔡邕說,寧愿隱居回鄉(xiāng),不要像揚雄那樣,雖在朝已不問政事,卻還要受別人牽連。⑤我怎肯空隱在嚴子陵釣灘,我怎肯甘老在班定遠玉關?(鄭光祖雜劇《醉思鄉(xiāng)王粲登樓》第一折[那吒令])反用典故,不愿隱居,而有“沖天志”。
上一篇:元曲典故《子路澹臺》|出典|釋義|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子高瓊姬》|出典|釋義|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