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顛倒世人心,紛紛乏公是①。
真賞畫不成②,畫賞真相似③。
丹青各所尚,工拙何足恃。
求此妄中情,嗟哉子華子④。
【注釋】
①乏公是:沒有真正的是非。②真賞:真正值得欣賞的事物。③畫賞:畫出的事物供人欣賞。④子華子:你楊子華。子華,畫家的名字,后一個“子”字,是男子美稱。本詩第一首“子亦幾時客”、第二首“子亦觀病身”,與此同。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四○○。
楊子華(生卒年不詳),北齊畫家,北齊時任直閣將軍、員外散騎常侍。善畫貴族人物、宮苑、車馬,畫馬尤其生動逼真。他的人物畫,吸收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人的長處,又能自成一格,當時被稱為“畫圣”。現存的《北齊校書圖》,為宋人摹本。
元稹題寫的楊子華畫,從詩的內容看,當是女子射獵圖。題詩共三首,這里選評第三首,已經撇開畫幅,專門就畫藝發表議論。詩句一開端就提出了人心顛倒、世無是非的看法,反映出作者受到莊子的思想影響很深。三、四句談到繪畫藝術,詩人認為真正值得欣賞的事物,往往畫不成,而繪成圖畫供人欣賞的,卻不過與真實的事物相似罷了。這兩句詩,提出了繪畫藝術要追求神似的問題,成為論畫名言,是中唐時期非常值得重視的繪畫理論。五、六兩句,進而對工筆、寫意的畫法發表自己的觀點,元氏認為畫家各有所尚,喜尚工筆的,追求形似;喜尚寫意的,追求神似。這種工筆、寫意都有長處,形似神似俱重的觀點,比第三、四句的議論,更進一層,是符合藝術辯證法的,對后代的畫論和繪畫創作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最后,詩人說追求繪畫中的虛妄之情,你楊子華也要為此而感嘆的。這里是第三首詩的結句,也是整個組詩的結尾,因此,它的詩意是承接第一首結句:“子亦幾時客,安能長苦悲”,第二首的結句:“子亦觀病身,色空俱寂寞”,言下之意,你楊子華只要在藝術上追求自己的喜尚,不必為世事的變遷而久久地悲傷。
上一篇:《杏花扇子》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柱石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