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巫山枕障畫高丘①,白帝城邊樹色秋②。
朝云夜入無行處③,巴水橫天更不流④。
【注釋】
①巫山:在四川巫山縣東。高丘:在巫山之陽,是神女所在地,屈原《離騷》:“哀高丘之無女。”女,即指神女。②白帝城:在四川奉節,東漢末公孫述占據此地,因聞殿前井里曾有白龍躍出,遂自稱白帝,稱此城為白帝城。③朝云:宋玉《高唐賦序》謂楚王游高唐,夢見一女子,愿薦枕席,臨去,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朝云夜入”,暗合楚王夢遇神女之事。④巴水:泛指巫山下的流水。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一八三。
枕障,置于枕席邊的屏風,唐李中《和夏侯秀才春日見寄》:“畫夢不成吟有興,揮毫書在枕邊屏。”屏上畫著巫山景色,故曰“巫山枕障”。這首題詩,用絕句體,便于發露感興。詩從枕障上的巫山畫切入,首句云:“畫高丘”,點出畫上云山為巫山高丘之阻,為下面描寫楚王夢遇神女的故事張本。次句,寫畫面之秋景,具體描繪枕障上白帝城邊的山水云樹的景色。第三句轉捩處,引入宋玉《高唐賦序》的典故,文人描寫巫山詩必然會遐想到這個美麗傳說。結句說“巴水橫天更不流”,暗含楚王遇合神女后流連忘返之意,如巴水不流動一樣,賦予這個傳說以執著、沉摯的感情和耐人尋味的神韻。三、四句朝云“無行處”,巴水“更不流”,寫出畫面具象的靜態,完全符合繪畫藝術的審美特征,又能表述楚王、神女遇合的情思和遐想,起著一語雙關的作用。
上一篇:《展子虔春游圖卷》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應教題梅》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