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
石如飛白木如籀①,寫竹還應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注釋】
①飛白:一種風格特殊的筆法,用枯筆寫成,筆劃中露出一絲絲空白。籀(zhou):籀文,字體多重疊,也叫“籀書”、“大篆”,因著錄于《史籀篇》而得名。②八法:即永字八法,以“永”字為例,說明正楷點畫用筆的寫法,八法指側(點)、勒(橫劃)、努(豎劃)、趯(鉤)、策(仰橫)、掠(長撇)、啄(短撇)、磔(捺)。
【評說】
本詩選自郁逢慶《郁氏書畫題跋記》卷六。
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今存,紙本水墨,藏故宮博物館。書畫同源,以書法筆法作畫,前人早有論說。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二云:“書畫用筆同法?!壁w希鵠《洞天清錄·古畫辨》:“善書必能畫,善畫必能書,書畫其實一事矣?!泵总馈懂嬍贰氛撽惓.嫞骸敖详惓R燥w白筆作樹石,有清逸意?!睖珗嫛懂嬭b》論趙孟頫畫:“作石用筆輕拂如飛白書狀,前人無此作也?!壁w孟頫從自身創作實踐中,體識到繪畫筆法與書法相通的道理,因而他創作《秀石疏林圖》時,便用飛白筆法畫石,用篆書筆法畫蘭竹,用楷書和隸書的筆法畫樹與荊棘。他自題此畫時,沒有描繪圖象,卻大發議論,徑直寫出自己的藝術體驗,別是一格。元代畫家柯九思、姚綬也有相同的看法??戮潘颊f:“寫竹干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撇筆法,木石用折釵股、屋漏痕之遺意?!?《見《佩文齋書畫譜》卷一六)姚綬《題竹》詩云:“逸史畫竹如寫字,枝葉皆從八法來。苦苦欲求形似者,清風安得掃塵埃。”可見這是元人的共識。繪畫筆法通于書法的理論,對于后代繪畫藝術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而趙孟頫這幅畫,就成為提倡、宣傳這種藝術理論的代表作,他的這首題畫詩也就成為體現這種理論的著名詩篇。
上一篇:《題著色木竹幽禽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簪花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