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莫怪毫端用意奇①,年來世味頗能知。
從今相與先防辣,到得含咀悔后遲。
【注釋】
①毫端:筆端。
【評說】
本詩選自天津文物管理處藏李鮮《辣椒蒜頭圖》題詩。
李鱓(1686—1762),清代畫家,“揚州八怪”之一,字宗揚,號復堂、懊道人,江蘇興化人。少有才名,康熙五十年(1711)中舉,五十三年以畫名被召入內廷,當宮廷畫師,后因作品不合規格而被免職。后又任滕縣(今屬山東)知縣,“以忤大吏罷官”,遂返鄉,以賣畫為生。他曾一度熱衷功名,但經“兩革科名一貶官”的打擊以后,心情郁郁不樂,借詩畫發泄內心的情感。他的花卉蟲鳥初師蔣廷錫之工致,后又師高其佩,進而尚寫意,同時也兼蓄林良、陳淳、徐渭、石濤等人的風格,筆墨酣暢,有的也不免失之粗獷。
李鱓的繪畫題材很廣,不僅僅畫蘭、竹、牡丹、鳳凰這些文人常畫的花鳥。他的畫作更追求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常畫蔥、姜、瓜、茄、山芋、荸薺、芋頭、茭白、松鼠、蛤螈蠶桑等習見之物,充滿了生活氣息。這幅蔬菜冊頁上也不過是幾只辣椒、蒜頭,對此千萬別等閑視之,畫家在畫跋中提醒讀者:“復堂寫此志感。”也就是畫家在創作時是與個人的感觸緊密聯系的。這是他在官場這一政治漩渦中失敗,歷盡人間的世態萬象和人情冷暖后,發自內心的感受。讀畫者莫怪他筆下的墨跡僅是辣椒、蒜頭而已,怪怪奇奇,與眾不同,這一立意正是他嘗盡世態炎涼以后領悟的道理。從今以后,應該吸取前車之鑒,凡事先得防范辛辣,如若一任自己的率直真誠,輕易上當,那么吃盡苦頭的是自己,正如椒蒜到嘴含咀,方知其辣,到此時悔之已晚矣!這是畫家長年失意挫折以后的人生體悟,更是對后來者的告戒!
上一篇:《題蛺蝶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金廷標琵琶行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