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
幽葩剪冰雪,素香飄麝蘭。
晚風(fēng)涼月下,偏許醉眸看。
【評說】
本詩選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陳淳《茉莉軸》題詩。
這幅畫上,還有陳淳的長題,曰:
此余舊作茉莉花詩也,辛丑秋日偶從湖上來,逗留胥江之上,故人出名花、美酒,相賞忘舊。解舟時,則花已在舟上,足知故人知我清癖。既至田舍,秉燭對花,籬落頓增奇事,不敢忘惠,戲?qū)懘思垙?fù)之。所謂名花即茉莉也。白陽山人陳道復(fù)作于五湖田舍碧云深處。辛丑,是嘉靖二十年(1541),陳淳時年59歲。他在題語中談到了寫生的問題。陳淳自幼愛好寫生,打下了深厚的藝術(shù)功底,老來則轉(zhuǎn)到寫意上,追求“草草水墨”、“游戲水墨”,以自由奔放的筆墨為載體,寫出花卉之生意,表現(xiàn)自我的個性和情感。“秉燭對花”、“戲?qū)懘思垺保瑢▽懮瑢懫渖鷼狻⑸猓蛲藢懮c寫意的界限,這便是陳淳的繪畫思想。
這首茉莉花詩是舊作,現(xiàn)今畫作茉莉軸,便用這首詩題在畫上。這種先有詩,再以畫配詩的詩畫對應(yīng)方式,是題畫詩的別一種體式,有利于詩與畫的藝術(shù)融通。歷代例子很多,如唐代陸龜蒙的《松石曉景圖》詩;宋代蔡肇的《題畫授李伯時》詩;元代趙孟頫的《題子仲穆畫蝠》詩。白陽詩的前二句,寫茉莉花的形象,一句寫其形、色,一句寫其香味。幽雅素淡的茉莉花,色澤潔白,好像是剪裁冰雪制成的;它發(fā)出陣陣清幽的香味,好像蘭麝香在空中飄揚(yáng)。第三句轉(zhuǎn)筆處寫到茉莉花的環(huán)境氛圍,晚風(fēng)吹拂,月光灑落,茉莉分外幽雅。結(jié)句再用透過一層的寫法,說“偏許醉眸看”,醉眼看花,月光下看花,月朦朧,花朦朧,益增意境的清幽、迷蒙美。全詩的意境美,與陳淳秉燭對花的心境相吻合,這便是陳淳揮毫將舊作詩題在畫上的真正原因。
上一篇:《題苦瓜和尚山水冊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蓮石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