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丹旭
色香幾度誤薔薇,曉倚闌干露未晞①。
無奈春來寒太甚,新妝猶著紫羅衣。
【注釋】
①晞(xi):干。
【評說】
本詩選自費丹旭《依舊草堂遺稿》。
費丹旭(1801—1850),清代畫家,字子苕,號曉樓,晚年號偶翁,又號環渚生,烏程(今浙江吳興)人,久寓杭州。所作肖像,生動傳神,名重一時,兼精仕女,筆法秀潤,設色素淡,但風格柔弱。偶作山水、花卉,畫風瀟灑自然,有很多“清靈淡雅之筆”。亦善書法,能詩詞,有《依舊草堂遺稿》。
玫瑰,薔薇科落葉灌木,枝葉叢生,上有細刺短毛,葉橢圓而稍皺,花有暗紅、淡紫諸色。從其外觀看,與月季、薔薇相似,區別甚微,所以生活中常被搞錯。明代畫家陳淳在《玫瑰》一詩中就曾寫道:“色與香同賦,江鄉種亦希鄰家走兒女,錯認是薔薇。”見到實物尚且如此,那么單從畫面就更難分辨,但畢竟玫瑰“非關月季姓名同,不與薔薇譜牒通”(楊萬里《紅玫瑰》)。作者在創作時,撇開玫瑰的外形,以畫筆詩筆著意刻畫了它與眾不同的情態,這樣也就極為便利地將其色香與薔薇分開了。初春乍暖時節,寒意依舊逼人,但在春風的催動下,枝葉復蘇在嫩綠叢中,花苞還是帶著香味冒了出來,在它的身上,到處都可見到妙齡少女的活力,好似剛剛巧裝打扮,換上了紫色的羅衣。花未開時最迷人,迷人之處正在于飽含著生命的力量和春天的氣息,一切都在萌動著。再有晨光清露的映襯,玫瑰更加艷麗動人。經過一夜露水的浥潤,枝葉、花苞,以及爭先開放的花朵,色彩更為鮮亮嬌媚,而清晨的陽光灑落在花朵上,由于露水的反射作用,整個畫面就顯得晶瑩剔透,仿佛又是美人的香淚點點。畫家抓住這一視角來寫生、作詩,不僅畫作生動傳神,單就題詩而言,也極富情趣和韻味,借用前人的詩句來形容,那便是“風吹
上一篇:《滕王蝶蟻圖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瘦馬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