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龐參軍》言情贈友詩歌
三復來貺①,猶罷不能。自爾鄰曲②,冬春再交,款然良對,忽成舊游。俗諺云: 數面成親舊。況情過此者乎?人事好乖③,便當語離。楊公所嘆④,豈為長悲。吾抱疾多年,不復為文。本既不豐⑤,復老病繼之。輒依周禮往復之義⑥,且為別后相思之資。
相知何必舊, 傾蓋定前言⑦。
有客賞我趣,每每顧園林。
談諧無俗調,所說圣人篇。
或有數斗酒,閑飲自歡然。
我實幽居士,無復東西緣。
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⑧。
情通萬里外,形跡滯江山。
君其愛體素⑨,來會在何年。
陶淵明一生雖有過幾度短暫的仕履,大部分時間卻是在田園隱居中度過的。他看不慣官場傾軋的腐朽氣習,轉而寄情山野,因而他的詩在自然風物、村姑野老的描寫之中顯示出一種逃離樊籠、復返自然的平靜淡泊心境。然而,陶淵明也并不是那種看破塵囂,心如死灰的隱士,他的許多詩歌都表達了他對真誠友情的追求和歌頌。這首五言詩便是極好的例證。
此詩作于陶淵明六十歲那年的春天。龐參軍是他的一位朋友,彼此結鄰,過從密切。此春龐赴江陵為劉義隆鎮西參軍,臨行贈詩,詩人便以此酬答。詩序中 “款然良對,忽成舊游”,“人事好乖,便當語離。楊公所嘆,豈為常悲”,已申述了朋友離別之情,為全詩預先定下敦厚深摯的情感基調。
詩歌以議論發端,首二句既是朋友間真誠交往的常理,又極為貼切地表達了詩人對龐參軍的深篤友情。據序文“自爾鄰曲,冬春再交”,可知陶、龐比鄰僅二年。古諺云: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人際交往的深淺并不取決于相交時間的長短,古今志趣相投者一見如故實不罕見。序文中又有“數面成親舊,況情過此者乎”,則又可知二人交誼之深且過于此。詩人對待朋友的一片真情如山泉如清溪,開端便顯示出純潔高古之美來?!坝锌唾p我趣,每每顧園林”二句開始落筆于對已往交誼的回顧,家常語中自有厚重的人情韻味?!坝锌汀奔待媴④姡臀倚撵`相通在一“趣”字。無疑,這是脫俗之人的高雅情趣。在憂道不憂貧的封建時代,這種高人雅趣雖不過封建文人的自我道德完善; 以此為基礎,他們卻能把人世間純真質樸的友情發抒得淋漓盡致。這個“趣”字是二人交誼的基礎,詩中亦可看作以下各句的領起。接下來,詩人摘取昔日恬然歡悅的林園生活中最難忘懷的圖景,具體展現朋友之間的心交神游: 或春日載陽,鳴禽新聲,秋雁南翔,待月籬下; 抑或夏日午后,樹影斑駁,瑞雪初霽,山野皆白。一壺清酒,數卷詩書,二老相對,歡飲暢言,壺空興盡,相攜而歸。此中之樂果何如哉,惟脫俗忘機之人,情性相通之友方能心領神會?!笆ト似?、“數斗酒”,自有純樸而敦厚的古人遺風。“閑飲自歡然”,則把厚重深摯的故人之情與置身天地六合之中的不可名狀的自然天趣、世外韻味悄悄地融合在一起了。以下兩句句面上申述避世的決心,言語之中則暗寓著朋友即將遠離的依戀之情。君當遠行,我自長留,物喜其新,人戀故舊。淡淡的述說之中悠長厚重,絲絲入微的離情悄然令人動容。合序言中 “款然良對,忽成舊游”,“人事好乖,便當語離”來讀,確乎一往情深。結尾幾句是詩人的臨別祝福之辭,包括兩層意思。其一是對真誠友誼的贊美和歌頌: 世路之阻,江山之隔,純真的感情卻能隨書信將朋友的心緊緊地扭結在一起。這正是唐王勃詩中所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之意。其二則以極素樸的家常語,囑咐朋友在外要多多保重身體,世路險阻,讓我們等待重逢之日吧! 如此作結,語重心長,款款之情,不覺溢于言表。
通觀全詩,寫往昔交游之樂,今日離別之意,而以純真樸實之情一氣貫通,確乎一曲友誼的頌歌。詩人贊美友誼,不著濃艷的筆墨,不用華麗的辭藻,也不借助情感強烈的詩句; 全以最樸實的家常語言緩緩述說,顯示出一種平淡而素樸的天然之美,在看似平淡的詩句中又蘊含著令人咀嚼的無窮情味?!坝锌唾p我趣,每每顧園林”,“物新人惟舊,弱毫多所宣”,“君其愛體素,來會在何年”等句幾乎都是毫無修飾的田家語言,讀來卻不覺淺薄; 反而在一種極為本原的樸與真之中涌流出無法抑制的深情厚意。讀這樣的詩真如品嘗清茶,淡淡的、緩緩的卻有悠長醇郁的余味。它會使你真正品嘗到厚重的人間之情。
注釋
①三復來貺 (kuang) : 再三展閱所贈之詩。來貺,送來的贈品。②自爾鄰曲: 自從如此結鄰。③好乖: 容易分離。④楊公所嘆: 楊公,即楊朱,戰國時人?!痘茨献印酚袟钭涌奁缏返墓适隆_@里楊公所嘆,只是歧路的代詞,言各自東西。⑤本:體質。⑥往復之義: 《禮記·曲禮》: “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⑦傾蓋: 古人乘車有蓋,道上相遇,停車對語,兩蓋相傾即成朋友。故以傾蓋言一見如故。⑧弱毫: 筆。⑨體素: 身體。
上一篇:《秋思贈遠二首》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見方云臺題壁》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