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酸寒一尉出無車①,身閑乃畫富貴花②。
燕支用盡少錢買③,呼婢乞向鄰家娃④。
【注釋】
①出無車:典出《戰國策·齊策》,馮諼貧困不能自存,寄于孟嘗君門下,左右以其卑賤,食以草具粗食,他遂彈劍唱曰:“長鋏歸來兮,出無車!”孟嘗君為之備車馬。②富貴花:即牡丹。周敦頤《愛蓮說》:“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③燕支:燕支草所制的紅顏料,以之染粉敷面,則為胭脂粉。這兒是指作畫的紅顏料。④娃:小姑娘,少女。
【評說】
本詩選自吳昌碩《缶廬別存》。
此幅《牡丹圖》作于甲辰(1904年)四月,花用濃艷的西洋紅點拓,“莽潑胭脂”,顏色堆得很厚,似乎觸手可及,既增加花朵的立體感,又避免了畫牡丹易流于輕薄嬌艷之弊。葉以飽含水分的淡墨點出,濃墨勾筋,寫出了葉片肥厚多汁的質感。紅花墨葉,相映成趣,艷而不嬌,麗而不俗,腴潤蒼渾,爛漫沉著,表現出“國色天香”的本色。然而,在畫面上,作者的題畫之詩是舊作抄錄,僅以“燕支”一詞與畫面綰合。這首題畫詩不同于一般的題畫,全詩沒有一句描摹畫面形象,而是全力抒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感受。詩中寫道,雖然曾在蘇州謀職,任過小吏,職官卑微,且為人正直,從不以職權謀私利,因而還是一名“出無車”的酸寒之士,至于賦閑之際,生活之清苦就更可想而知了,于是想出一妙著來借以渡日,無事便畫畫“富貴花”——牡丹,其實那只過是畫餅充饑之舉。然而,即使是這樣的一個幻想也很難實現,由于家貧如洗,屋徒四壁,就連畫牡丹所要用的紅顏料也無錢購買,只得呼婢女向鄰家的姑娘去討得一點胭脂,以作替代品。全詩運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調侃的手法寫來,不但生動具體地突出了畫家生活的“酸寒”,同時也更表現了畫家置貧困于不顧的樂觀而又風趣的精神面貌。
上一篇:《題澗屋聽泉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牡丹蘭草》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