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牽牛引蔓上棠梨①,上有幽禽夜夜棲。
自有秋風動疏竹②,江南落月不須啼③。
【注釋】
①牽牛:植物名,一年生蔓草,花淺碧略紅,稱牽牛花。棠梨:木名,俗稱野梨,樹較梨樹小,春初開花,結實如小楝子,可食。②“自有”句:秋風吹動疏竹,語意來自李益《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 ③落月不須啼:反用張繼《夜泊楓橋》:“月落鳥啼霜滿天”的句意。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道園學古錄》。
夏文彥《圖繪寶鑒》稱柯九思“善畫墨竹,師文湖州,亦善墨花。”虞集題詠的這幅柯九思的花鳥畫,便有墨竹、墨花和禽鳥等圖像,墨竹和墨花都是他擅長畫作的。詩人由畫面入手,先描寫畫上“牽牛引蔓上棠梨”的形象,將牽牛花依攀其他植物生長的特征寫得很生動。棠梨樹上棲著幽禽,“夜夜”兩字,與結句“月”呼應,畫家將夜景作為畫幅的背景,更增添一種清幽迷蒙之美。第三句寫竹,“疏竹”是畫面具象的形態。畫面具象是靜止的,不可能動,詩人根據畫面風竹的姿態,推想出風動竹的詩意。風動竹,可能會驚動棠梨樹上的幽禽;“落月”是說月在西落,月光在移動,也許會驚動幽禽,像辛棄疾所說的那樣:“明月別枝驚鵲。”(《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所以,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叮嚀畫面上的幽禽,秋風吹動疏竹,明月正在西落,你只管安睡,不要驚怕,不要啼叫。詩的構思很靈巧,妙語連珠,寫得很風趣,饒有韻味。
上一篇:《題柯敬仲雜畫十首(選二)》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柳塘春牧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