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渥
援琴誰嘆生空谷①,結佩應憐感逐臣②。
九畹斷魂招不得③,墨花夜泣楚江春。
【注釋】
①生空谷:以幽蘭生空谷,比喻君子無人賞識。蘇轍《種蘭》:“蘭生幽谷無人識。” ②逐臣:指屈原被放逐事。③九畹:屈原《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畹,十二畝為一畹。后來“九畹”便成為種蘭的典故。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三集·貞期生稿》、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七五。
張渥(生卒年不詳),元代畫家,字叔厚,自號貞期生,淮南(今屬安徽)人。博學,累舉不第。善屬文,亦能畫,畫人物用李龍眠白描法。有《貞期生稿》。
明雪窗,即元畫家僧普明,號雪窗,俗姓曹,松江(今屬上海)人。嘗住蘇州承天寺、嘉定菩提寺。善畫蘭,在趙孟頫死后,他得專畫蘭之美名,王冕題其《摘奇掇芳圖》云:“吳興二老俱已矣,雪窗固以專其美。”以至有“戶戶雪窗蘭”(柏子庭題畫詩中句)之譽。
蘭,素為華夏民族崇尚的花卉,有“君子”之象,屈原結蘭為佩,以示貞潔,他在《離騷》里說:“扈江蘺與薜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宋黃庭堅《書幽芳亭》:“蘭甚似乎君子。”當詩人看到明雪窗的墨蘭后,便以屈原愛蘭的貞性和他的不幸遭遇立意,寫成這首題畫詩,傾注自己的主觀情愫,寓哀士不遇的無限感慨于詩句之中。首句“誰嘆生空谷”,詩意突兀,一下子便突現題旨,將空谷生幽蘭、君子無人識的憂憤傾瀉出來。次句,便將哀士不遇的情感落實到具體人物屈原身上,哀憐他雖有“紉蘭”之性卻成為逐臣。第三句,再次繞回到“蘭”上,說屈原種蘭“九畹”,培植君子之良好愿望,隨著他身沉汨羅、魂斷楚江而消失殆盡,徒然使墨蘭在楚江春色里夜泣而已。全詩從明雪窗的《蘭》畫生發開去,抒寫感士不遇的感情,只有結句中的“墨花”兩字才點到題上,所以這是一首借題發揮、抒發個人情感的題畫詩。
上一篇:《題明妃出塞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木葉丹黃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