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流云繞空山,絕壁上蒼翠。
應有采芝人,相期煙雨外。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四。
徐明叔,見前曾幾《題訪戴圖》“評說”。
此詩前兩句寫畫中山色:空山無人,只有悠然飄蕩的白云相伴著高山,萬丈絕壁之上卻是蒼翠欲滴,生機勃勃。“繞”、“上”二字把畫面靜止的物象化為動態(tài),顯示其畫氣韻生動的特點。同時從“絕壁上蒼翠”一句中也可看出此畫是一幅青綠山水圖。面對這樣空山浮云、幽靜恬美的山間景色,詩人突發(fā)奇想,想象“應有采芝人,相期煙雨外”。畫中當然并無采芝人,詩人的這一想象把畫面內容延伸到畫外,添加出煙雨濛濛之中不期而遇的采芝人形象,亦非常符合畫面的清雅之境,出塵之想。這樣,詩人想象之意象和畫面內容相得益彰,既豐富了畫面內容,體現(xiàn)了畫境,也增加了詩的意蘊,充分發(fā)揮出了題畫詩申補畫意的藝術功能。
上一篇:《題盧允貞寒江曉泛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墨梅》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