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賢
歲歉多聞見,山中倍寂然。
可堪春又雪,莫禁夜憂天。
到戶客無跡,何時爨少煙①。
只愁梅花盡,饑鳥當翩翩。
【注釋】
①爨(cuan):炊灶。
【評說】
本詩選自王道云《龔賢研究集》。
按照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首詩并非題畫詩,而它又確實是題于畫上的。畫家詩下有跋語曰:“壬子春,早起摹僧巨然畫,因憶夜來所得五言近體一首,并書之于此。”詩非因畫而題,而是畫成以后,將前此所賦寫入畫中。詩并未言及畫,然而這首詩對畫作了一個說明,沒有它,畫意也就難懂了,因而把它視作題畫詩亦不為過。畫既為摹寫巨然,風格當與其一致,而半千所作全無巨然的靜謐秀潤。悠然自在之風致,一變為荒寂,其中原因就在詩中得以交代。壬子(1672)年,直隸、江南、浙江、山東、山西、河南、湖廣等省有一百四十一州縣災情嚴重,饑民困頓不堪,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見到炊煙,而登門到戶的客人更是早已絕跡了。屋漏偏逢連夜雨,更哪堪春荒時節,又下起大雪,此時此刻,“杞人憂天”絕不再是多余,這一惡劣的天氣,更引起了饑民的恐慌,奈不住半夜里要擔心天傾地覆。不要說災民如此,就連沒有思想的飛禽也產生了同樣的畏懼,饑餓尚可忍耐,唯恐梅花落盡以后,山間毫無生氣,一片肅颯,難以棲身。詩歌后三聯所描繪的就是作者在歲歉年代里的所聞、所見、所感,這種感受多次疊加映現,自然也在詩畫中流露出來,“山中倍寂然”就是這感受的必然結果,畫面荒寂風格的形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上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