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壽民
三三兩兩傍蘆花,風湛寒江月凈沙①。
多少孤舟未歸客,十分秋思在天涯。
【注釋】
①湛(dan):徐緩輕柔的樣子。
【評說】
本詩選自南京博物院藏邊壽民墨跡《寒江秋思圖》扇面題詩。
詩作清幽的意境中透出的寒氣,不僅令蘆雁驚寒而鳴,更勾起游子無盡的愁思,這不正是畫家在《長亭怨慢·題蘆雁》中所抒泄的情感嗎?
又彈指、初寒時序。結伴隨陽,幾多辛苦。湘浦煙深,衡陽沙遠且延佇。回汀枉渚,便認作、家鄉祝荻尾響秋風,知菰米、稻粱何處? 同予。含生平落拓,地北天南羈旅。揮毫狀物,也只笑、自抒心緒。況葦屋、雁議門迎,正粉本、當前無數。寫不了相思,又把新詞填譜。
這首慢調長詞是邊壽民眾多《蘆雁圖》主題內涵的自我表白。作為一首題畫之作,在篇章布局上,上闕著力于畫面景象的描繪,而下闕則由畫及人,側重于自我情感的抒發,從中可以看出,他畫蘆雁之意,更多的是在顧影自憐。詞意與《題寒江秋思圖扇面》詩意相仿佛,詩與畫的對應關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為補充,畫中之“雁傍蘆花”、“寒江凈沙”,實際上皆寓含了畫者“十分秋思”,在這幅《寒江秋思圖》中,詩與畫珠聯璧合,和諧統一,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畫的傳統技法和藝術精神。
上一篇:《題寒林鴝鵒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寒江醉釣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