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淳
翠鬣朱纓骨相殊①,貢來名種出單于②。
唐韓宋李都休論③,且看錢家進馬圖。
【注釋】
①翠鬣:形容畫上青驄馬的頸毛。朱纓:紅色的絲繩。四字語出枚乘《七發》:“翠鬣紫纓”。骨相殊:骨相奇特。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亦能畫馬窮殊相。” ②單于:漢代匈奴部落的領袖,后代指西北少數民族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③唐韓宋李:指唐代的韓干和宋代的李公麟,他們都是畫馬的名家。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二集·養蒙先生集》、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三。
張伯淳(1242—1302),元代詩人,字師道,杭州崇德(今浙江桐鄉)人,歷仕杭州路儒學教授、福建廉訪司知事、翰林直學士、侍講學士,卒,謚文穆。有《養蒙集》。
本詩前二句,從畫面具象入手,但詩人并沒有細致描寫此畫的布局、構圖、設色、筆墨等方面的特色,只是略帶一筆,概要地形容此馬“骨相殊”、“名種”。這首詩的重點在后半首。錢選擅畫人物、花鳥、山水、鞍馬,人馬師法李公麟。張伯淳非但沒有指出這種師承關系,相反,在第三句里竟寫出“唐韓宋李都休論”的詩句來,進而贊頌了“錢家馬”(錢選的馬畫)為當今第一,這完全是效學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的寫作手法,運用“借客形主”之法,借著韓干、李公麟,陪襯出錢選馬畫的精妙,贊譽錢選的畫馬藝術。
上一篇:《論書絕句(楊凝式)》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錢選水仙》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