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三世精能舉世無,筆端狼藉見功夫①。
添來勢逸陰崖黑,潑處痕輕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過江春雨入全吳②。
蘭堂坐久心彌惑,不道山川是畫圖③。
【注釋】
①狼藉:縱橫散亂貌,此指繪畫東涂西抹狀。②全吳:即三吳,唐以吳郡、吳興、丹陽為三吳,此泛指江南。③不道:猶云不料。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七、《全唐詩》卷六五二。
這是一首極具特色的題畫詩,從題意看,是為水墨山石畫而作,但全詩沒有對山石形象作具體描寫,著重寫水墨畫的效果,以此來贊頌畫家精湛的水墨藝術。首聯寫畫家身懷祖傳絕藝,加上自己的刻苦磨煉,作畫時看似東涂西抹,隨意勾勒,卻是胸中有丘壑,落筆見功力。中間兩聯即以水墨效果來反襯畫家畫藝的精妙絕倫。頷聯以墨之濃淡寫松石像:墨重處畫家就順著墨的去勢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陰崖黑”,墨淡處則正好順勢畫出“灌木枯”。頸聯以畫面高低寫水墨之意:低處如“垂地寒云”,烏黑厚重的一大片似有吞噬寒北大漠之勢;高處如“過江春雨”,連綿遠長,鋪天而來,似有布滿整個江南之意。此二聯以形象化的語言表現水墨氣勢,讓讀者親身感受到畫中水墨獨特的美感體驗,同時也可看出畫家對水墨的運用達到了隨心所欲、爐火純青的地步。尾聯以詩人觀感作結:面對畫面,觀賞久了,心里反而更加迷惑,想不到如此氣勢逼人的山川卻是圖畫。此處以真喻畫,贊美這幅水墨松石畫可奪真,可奪自然,從而進一步贊美畫家之筆墨超妙,舉世無雙。
上一篇:《水墨蘭花》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水墨牡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