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己
夢繞嵯峨里①,神疏骨亦寒。
覺來誰共說,壁上自圖看。
古翠松藏寺,春紅杏濕壇。
歸心幾時遂? 日向漸衰殘②。
【注釋】
①嵯峨:山高峻貌。②日向:一天天趨向。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八三九。
這首詩借寫夢來抒發詩人的歸山之情,寫得生動而嚴謹。首聯點明夢境,在夢中,詩人繞著高峻的廬山游行,自覺神情疏散,骨體清寒。頷聯說明夢醒情景,詩人猛然醒來,無人能共話夢境,就在壁上依夢境而作廬山圖自己欣賞。從此聯看,齊己不但工詩善書,亦擅丹青,可惜畫史不載,今已不能睹其真面目矣。頸聯再現畫面實景,畫面上,蒼翠的松林掩映成趣,其間若隱若現地露出古寺的一角;山間紅杏正開得當時,那紅色秾麗得似乎要浸濕古寺內的神壇。這兩句不僅敷彩設色,還用一個“濕”字,以通感的手法,把一片鮮嫩、嬌紅欲滴的杏花呈現在讀者面前。尾聯點出本詩主題,自己什么時候才能完成心愿,歸隱廬山呢?身體一天比一天衰弱,可能性也就一天小似一天了。詩人不能歸隱廬山的遺憾之情溢于言表。歸山,是齊己的夙愿,廬山,是他第一鐘情處,其《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曾云:“終拖老病重尋去,得到匡廬死便休。”此處詩人更是日有所思而至夜有所夢,又圖之于壁,賦之于詩,如此尚嫌不夠,詩人后又造假山,以了其志,其《假山》詩序云:“迄于十秋,而攢青疊碧于寤寐間,宛若捫蘿挽樹而升彼絕頂。今所作仿像一面,故不盡萬壑千巖神仙鬼怪之宅,聊得解懷。”歸山成了齊己魂牽縈的一塊心病,并在多首詩作中提起,表現出齊己始終不渝的不慕榮華、志在山林的高潔志趣。
上一篇:《宮意圖詩》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寒林鴝鵒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