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
竹暗花明斷劫灰①,夕陽多處草堂開。
湘簾蕩日春風卷②,依舊烏衣燕子來③。
【注釋】
①劫灰:佛教用語,指劫后的余灰。詩中指清軍兵火之后的殘跡。②湘簾:湘妃竹(斑竹)制成的簾子。③烏衣:指烏衣巷,在今南京市東南。三國吳時,于此置烏衣營,以兵士皆著烏衣而得名。東晉時,王謝大族居此。
【評說】
本詩選自錢謙益《牧齋有學集》卷四,詩題取錢曾《牧齋有學集詩注》。
王奉常,清初著名畫家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西廬老人。太倉(今屬江蘇)人。明末官至太常寺少卿,人稱“王奉常”。自幼學書畫,工山水,一生著力于黃公望,得宋元標格,筆墨蒼潤勁秀。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加吳歷、惲壽平則稱“清六家”。西田為畫家歸隱后所筑寓居,畫中圖景實為親歷之境,借以寓懷。錢謙益借題畫以抒江山易代之滄桑。
唐代詩人劉禹錫《烏衣巷》詩云:“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錢謙益的這首題畫詩即由此而來,翻出新意。劉禹錫筆下的景色荒涼冷落,寂寥慘淡。無論是“野草”、“夕陽”,還是“飛燕”,從中可以清晰聽到詩人對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而錢謙益詩中有的是茂密的竹林,鮮妍的花朵,竹叢以及繁花掩沒了清軍過后造成的瘡痍,一切是那么明媚可愛。夕陽斜照,只見一處處的草屋打開了門窗,沒有冷寂,只有一片祥和安靜。春風依然駘蕩,門前的湘簾被它吹得在日光中自由自在地晃動,見此佳景,舊日飛燕不免動心,重新飛回故巢,全然不知人間滄桑,江山易主的巨大變故。
哀莫過于心死,面對山河的破碎,故國的淪亡,一只只翻飛的燕子根本就不懂得愁是何滋味,反而為表面的平靜所蔽,在歡呼飛動。眼見此景,詩人心中涌起了多少情感的波瀾,這是用文字也難以表述的。所以,詩人索性以近乎冷靜客觀的筆調寫來,借燕子的無憂來反襯自己的悲哀,讓讀者從中細細地體會他的深意。
上一篇:《姜楚公畫角鷹歌》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宮女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