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與歌》原文與翻譯、賞析
朗費羅
我向空中射出一支箭,
不知它落到哪里;
它飛得好快呵,
眼睛跟不上它的蹤跡。
我向空中吐出一支歌,
不知它落到何方;
誰有這樣尖、這樣強的眼力
能追上歌聲的飛翔?
很久很久以后,在橡樹上
我找到那支箭,還不曾折斷;
還有那支歌,也被我找到,
從頭到尾藏在朋友的心間。
(楊德豫 譯)
【賞析】 在這首詩中,箭是歌的象征。詩人希望他的歌像箭一樣飛行,傳遍四面八方。也許歌在傳播的時候從人們耳邊掠過,再好的眼力也無法追蹤它的去向,但是正像一支好箭會射中遙遠的目標而不被折斷,一首好歌會飛向遙遠的朋友們的心間,并被完整地保存在那里。詩人通過箭與歌的比喻,表明了他對詩歌的審美態度: 詩歌應該像箭一樣,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它的目的是要打動朋友們的心,成為朋友們心中的歌。
朗費羅正是按照他自己的這種詩歌理想來進行創作的。他的詩歌樸實、真誠,充滿朝氣和力量,有箭一般向前猛沖的銳氣,表現出當時美國人民奮力開拓、奮力進取的時代精神,唱出了一個開發新世界的新的民族的心聲,所以他的詩歌在美國家喻戶曉,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甚至在歐洲也比一些著名詩人贏得更多的讀者。
這首詩雖然短小,但是它仍然實踐了朗費羅為詩提出的三個要求: 娛悅、鼓舞和教導。這首詩歌的語言明快,音韻優美,比喻貼切,給讀者的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令人讀后對朗費羅所提倡的那種詩歌的內在力量有更深刻、更形象的感受,因而達到了一種審美上的娛悅。同時,朗費羅也以他在詩歌中所向往的那種詩歌的氣勢和詩歌理想鼓舞并教導了讀者和其他詩人。
上一篇:《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繁星·四八》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