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
蜀縑織素烏絲界,米顛書邁歐、虞派。
出入魏晉醞天真,風檣陣馬絕痛快。
想昔秋登海岱樓,筆勢江波各澎湃。
清雄超妙氣凌云,一洗胸襟頑與隘。
熙寧造練元祐書,年經六百未塵壞。
獅子捉象喻筆力,疑有驪龍獲神怪。
頻歷滄桑兵燹余,幾逢七夕鄰家曬。
五百五十六字強,一一琳瑯等金薤。
我學青松保歲寒,漢陰抱甕忘機械。
見茲頓令心愛慕,似于吾道有微疥。
欲從碧落游帝宸,鶴羽沖霄誰可錚
一官未掛洞庭帆,月夜閑階了詩債。
高士奇(1644—1703),清初學者、書畫鑒賞家。 字澹人,號江村,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以諸生供奉內廷,為清康熙帝所寵幸,官詹事府少詹事等。能詩,善書法,精鑒賞,所藏書畫甚富。有《春秋地名考略》、 《左傳紀事本末》、《清吟堂集》、 《江村銷夏錄》、 《扈從西巡日錄》等。
米芾《蜀素貼》,墨跡,絹本,共書自作各體詩八首,計七十一行。鈐有“項元汴穎、 “墨林秘玩”、 “清吟堂”、“高詹事”等鑒藏櫻帖前有清高宗弘歷題簽,帖后有胡完夫等題記,董其昌、沈周、祝允明等人題跋,文征明等觀跋。此墨跡歷來為許多著名收藏家珍藏,明代歸汪宗道、項元汴、董其昌等,清代歸高士奇等人,后入清內府,現存臺灣。 《江村銷夏錄》、 《珊瑚網》、 《式古堂書畫匯考》等均著錄。高士奇的這首關于《蜀素帖》的論書詩,可從如下幾層來加以賞析。
第一至四句為第一層,由“蜀素”點題落筆,總寫米芾書法的藝術風格。蜀縑(jian),即蜀素,為蜀地所產。縑,雙絲的細絹。因供書畫用的細絹通稱縑素,故云“蜀縑”。烏絲界,即烏絲欄,見黃庭堅《跋楊凝式帖后》賞析。這層是說,在織有烏絲界的蜀素上,米芾的書法超過了初唐歐陽詢、虞世南(均見伊秉綬《雜題法帖和王鐵·夫子廟堂碑》賞析)一派書家。他的書法出入于魏晉,醞釀成天真的風格。米芾在《自敘帖》中就說自己“并看法帖,入魏晉平淡”;又說: “振迅天真,出于意外”。這是米芾自評。至于蘇軾,則評道:米芾“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于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書林藻鑒》引)。所以高士奇說米書“出入魏晉醞天真,風檣陣馬絕痛快。”
第五至八句為第二層,寫米芾注意陶冶、洗滌和開拓自己的胸襟,因而書法氣概不凡。李日華《竹懶畫媵》說, “米元章有海岱樓,坐見江山,日夕臥起其中,以領煙云出沒沙水映帶之趣,故書、繪二事,日臻其妙。”米芾能將江山無限之概、煙云變幻之趣以及登樓種種感受,都蓄之于心,融之于筆,一洗胸襟的狹隘頑拙,因此,他的書與畫無不清雄超妙,氣勢凌云。這一層還暗用了宋書法家雷簡夫的故事。朱長文《續書斷》: “雷簡夫字太簡,善真行書。嘗守雅州,聞江聲以悟筆法,跡甚峻快”。高士奇想象米芾坐見江山,日夕臥起樓中,澎湃的江波有助于筆勢,故曰“筆勢江波各澎湃”。
第九至十六句為第三層,寫《蜀素帖》的創作、流傳及其藝術價值。 “熙寧造練元祐書”,高士奇認為,米芾所書蜀素,系宋熙寧年間所制,其實這一表述不甚精確。此蜀素造于宋仁宗慶歷四年,東川名家精心制作,為邵子中所藏,并將其裝裱成卷,珍藏以待書法名家。宋神宗熙寧八年,胡完夫等見此素,只題其尾。后為米芾所書,帖末署: “元祐戊辰九月廿三日溪堂米黻記。”故高士奇說“元祐書”。戊辰為元祐三年(1088),至清初恰恰為六百年左右, 《蜀素帖》仍保存完好,未經損壞。 “獅子捉象喻筆力,疑有驪龍獲神怪”二句,系根據董其昌《跋蜀素帖》生發。該跋云: “米元章此卷如獅子捉象,以全力赴之,當為生平合作。”又云: “徐茂吳方詣吳觀書畫,知余得此卷,嘆曰: ‘已探驪龍珠, 余皆長物矣!’”驪龍,古謂黑色之龍。 《莊子·列御寇》: “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詩中喻《蜀素帖》有如價值千金的驪珠那樣神奇和珍貴,而有了《蜀素帖》,其余的書畫都可說是“長物”——多余之物了。這一稀世珍品歷盡滄桑變化,屢經兵燹(戰火)而幸存下來,多少次逢到“七夕”之類的佳日,主人就取出來透風照曬,又是多么寶愛。 “五百五十六字強”,這是統計《蜀素帖》的字數,但不確,應為六百五十余字。 “一一琳瑯等金薤”,琳瑯,精美的玉石,比喻珍異的物品。薤,植物名,百合科,鱗莖狹卵形,基生葉數枚,半圓柱狀線形,鱗莖可作蔬菜,書法中用以形容線條之美。金薤,和“琳瑯”一樣,形容書法的極其珍貴。
第十七句至篇末為第四層,寫對《蜀素帖》的喜愛和自己的一些心理活動。 “我學青松保歲寒”, 《蜀素貼·擬古》一詩中有“青松本無華,安得保歲寒”句。 “漢陰抱甕忘機械”,典出《莊子·天地》。大意是說,子貢經過漢陰,見一老人在整治菜畦。他掘出通向井的溝,抱著瓦罐汲水灌溉,十分吃力而收效甚微。子貢說: “有一種機械,一天能澆百畦,用力少而收效大,難道你不想采用?”老人生氣說: “有了機械,就會生機巧之事、機巧之心,于是心靈就不會純潔,思想就不會安定……”莊子學派這種自然無為的意識,是一種保守思想。高士奇在這里是借以表達自己追求的那種淳樸寧靜之道。高士奇詩中接著說,見到了《蜀素貼》這一稀世奇珍,頓起愛慕之心,而這種不平靜的激動心情,似乎對于我追求的“道”微有抵觸。疥,一種皮膚病,這里引申為缺點。 《蜀素帖》詩中還涉及仙境的描寫,所以高士奇寫道:“欲從碧落游帝宸”。碧落,天空。帝宸,北極星所居的天界。 “鶴羽沖霄誰可銼。鶴沖向九霄誰能加以傷害呢?這是就《蜀素貼·擬古》詩中“鶴有沖霄心”而發揮的。鎩(sha),傷殘。高士奇作此詩時,已將辭官歸里,寫了《江村銷夏錄》,此詩亦錄其中,所以詩中說,“一官未掛洞庭帆”。帆,即歸帆。此句又巧妙地借用了《蜀素帖·吳江垂虹亭作》中“斷云一片洞庭帆”的詩意。高詩最后寫道: “月夜閑階了詩債”。在明月的夜晚,閑靜的庭階,為了了卻詩債,作起題書詩來, 這詩就是《題米芾<蜀素帖>》。
高士奇這首題書詩較為全面地詠贊了米芾及其《蜀素貼》。詩中對米芾的藝術風格、胸襟懷抱, 《蜀素帖》的創作、流傳和價值以及鑒賞后所引起的心理活動,一一作了生動的描寫。在抒寫鑒賞心理時還多次引用《蜀素帖》中的詩句,使米芾的詩意和高士奇的詩意交叉融合,這種特殊的情趣,也是本詩一大藝術特色。
上一篇:《題王逸少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苦瓜和尚山水冊二首(其一)》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