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
豈若雄杰士,功名從此大。
阮籍(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做過步兵校尉,故后世稱他為阮步兵。阮籍的主要作品是他的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這組詩用含蓄的手法,多方面地表達了自己的抱負與苦悶,暴露抨擊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其中也有不少消極情緒。阮籍的詠懷體詩,在后世影響很廣,不少在政治生活中失意的人,都效“阮公體”寫詩。
本篇是阮籍詠懷詩第三十八首。詩中抒發的是一種為國家建立功業的英雄情志,所鄙棄的是一種逍遙物外、無視榮枯的虛無思想,在阮詩中這是比較不多見的一首。可能是詩人尚在年輕時所作。詩一開始就描繪一幅宏途遠景,但見陽光萬里,大河奔流,廣闊的江天足以發人振作有為。這時詩人希望自己能夠彎弓掛劍,馳騁天外,使一切山河險阻都成為遂心所欲的用物,自己愿為此建立功名,屏棄象莊周那種不計榮枯的虛無主義人生哲學。一個人在生活中有是非榮辱的觀念,才能以積極振作的態度去行動和創造,如果自作曠達,到了榮枯不分的地步,就不會去追求善美,建立有益于社會人生的功名事業。阮籍年輕時代懷有匡時濟世之志,后來因迫于司馬氏的黑暗統治,才縱酒佯狂,寄情老莊,談玄說遠,口不臧否人物。在這首詩中,他的社會功利主義是很濃厚的,他認為莊子的處世態度,無論如何也不能同那些彎扶桑之弓,掛倚天之劍的雄杰之士相比,因為這些人留有高功美名在世。
這首詩思想豪放,氣魄宏大,景象開闊,流暢自然,清新如話。
上一篇:蔣士銓《落葉》詩意|閱讀答案
下一篇: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詩意|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