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浙江省·禹陵》古詩詞賞析大全
禹陵,就是傳說中古代帝王夏禹的陵墓,在浙江紹興市東南會稽山麓。相傳禹帝巡視南方,至會稽病逝,葬于此山?!妒酚洝は谋炯o》說: “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日會稽。” 禹陵建立的年代已不可考,如上說可靠,則至少已有3500年的歷史。陵背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舊有陵殿,已廢。今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內立明人南大吉書“大禹陵”巨碑一塊。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陵右側有禹廟。史籍記載,夏啟和少康兩帝都曾在此建立過禹廟。今廟始建于南朝梁初,距今約1400多年,歷代屢建屢毀?,F存建筑大多為清代重建,大殿則為1934年重建,畫梁雕棟,金碧輝煌。內有大禹立像,午門前有岣嶁亭,內設岣嶁碑,此碑傳為夏禹治水時所立,凡70余字,非篆非蝌蚪文,難以考釋。禹陵是紹興市著名的名勝古跡,游人絡繹不絕。
大禹巡南守,相傳此地崩。
禮同虞帝陟,神契鼎湖升。
窆石形模古,墟宮世代仍。
探奇疑是穴,考典或言陵。
遺文留仆碣,仄徑長荒藤。
會稽山色好,凄惻獨攀登。
[詩名] 禹陵 (全詩40句)
[作者] 顧炎武
[注釋] ●巡南守:巡視南方。巡守,帝王巡視之稱。《書·舜典》:“天子之行,必是巡其所守之國,故通以巡守為名。”●此地崩:大禹死于此地,即指會稽。崩,帝王死稱為崩,或駕崩?!穸Y同句:葬禮與虞帝死時相同。虞帝,禹的上代帝王,在位18年,南巡時崩于蒼梧之野,臨死前傳位于臣子禹。陟,帝王死后升天之稱。《書·舜典》:“帝王之沒皆曰陟,陟,升也,謂升天也?!薄穸旱弁醣朗胖??!妒酚洝し舛U書》: “黃帝鑄鼎于荊山下,鼎成,乘龍上仙,后人因名其處曰鼎湖”,后人引此稱帝王崩逝為鼎湖升,寓有乘龍仙去之意?!耨故菏怯韽R東側窆石亭中的一塊巨石,此石呈圓錐形,高2米,頂端有圓孔,傳為禹柩下葬時所用工具,石上刻漢代以來的銘文多種?!裥文9牛盒螤钕蠊糯臇|西?!裥鎸m:指將成廢墟的陵殿。此宮今已廢圮?!裉狡婢洌汗湃颂狡?,懷疑是大禹的墓穴。穴,禹穴。禹穴在會稽山禹陵。《史記·太史公自序》: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間云禹入此穴。”“山上又有一穴,深不見底,謂之禹穴?!薄襁z文句:夏禹的遺文留在岣嶁碑上。仆碣即指岣嶁碑。相傳此碑文為夏禹書刻,故亦稱禹碑。
三千年事殘鴉外,無言倦憑秋樹。逝水移川,高陵變谷,那識當時神禹。幽云怪雨,翠萍濕空梁,夜深飛去。雁起青天,數行書似舊藏處。
[詩名] 齊天樂·登禹陵 (選上闋)
[作者] 吳文英,宋代人。
[注釋] ●三千二句:望殘鴉而追懷3000年往事,有感于夏禹王在中國古代帝王中是功績最卓偉,用力最勤勞的一位先王,而當今人世戰亂流離,憂患苦難,豈復能有一人如當日禹王之具有偉力者?惆悵之余,無言“倦依秋樹”?!袷潘洌簴|流之逝水,其水道已幾經遷移;聳拔之高山,已淪為深谷,抒發3000年無限滄桑之感。●幽風三句:包含著民間流傳的禹廟故事。傳說禹廟的一根大梁原是一條神龍,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它飛入鏡湖與惡龍相斗,飛返時有水藻、萍葉沾帶在身上。天明,人們發現梁上沾滿了這些水生植物?!按淦紳窨樟?,夜深飛去”即指此事。詞句給人一片恍惚幽怪之感及渺茫懷古之情思?!裱闫鸲洌貉阈兄w,其排列正如書上的文字,而紹興府南有大禹藏書處?!洞竺饕唤y志·紹興府志》:“石匱山,在府城東南十五里,山形如匱,相傳禹治水畢,藏書于此”。而今3000年前所傳的藏書已渺不可尋,今日所見者,惟青天外之斜飛雁陣,仿佛猶如當年書中的文字而已。此二句與首二句遙相呼應,給讀者以無言悵惘、追尋之深感。
上一篇:關于描寫《河南省·禪宗勝跡》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浙江省·秋瑾故居·紀念碑》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