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河南省·洛陽》古詩詞賞析大全
洛陽是我國六大古都 (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杭州)之一。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先后有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武周、后梁、后唐等9個朝代在此建都。唐朝和北宋等朝代,這里也是陪都。它南臨伊闕,背靠邙山,伊、洛、瀍、澗四水流經其間。在隋唐極盛時期,這里的宮殿臺閣,窮極華麗,苑囿庭宅,猶如仙境。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在這里居住,或漫游過,留下很多光輝詩篇,因此古都洛陽又有 “詩都”之稱。
洛陽 (齊云塔)
陟彼北芒兮,噫!
顧瞻帝京兮,噫!
宮闕崔巍兮,噫!
民之劬勞兮,噫!
遼遼未央兮,噫!
[詩名] 五噫歌
[作者] 梁鴻,字伯鸞,東漢名士,家貧而博學,與妻孟光隱居霸陵山中,因事出關,路過洛陽,登邙山望洛城,嗟嘆宮殿的華麗,人民的勞苦,遂作此歌。章帝得知后,甚為不滿,派人拘捕他,他改姓換名,攜妻兒逃到齊、魯之間,最后奔吳地 (今無錫鴻山),與其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就發生在那里,最后死于該地。
[注釋] ●陟:登臨。●北芒:即洛陽北面的北邙山。●崔巍: 高大雄偉。●劬: 勞苦。●遼遼: 遙遠。●未央: 無窮無盡。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直千金,被服麗且鮮。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云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詩名] 名都篇 (全詩28句)
[作者] 曹植
[注釋] ●妖女:即艷麗的女子。妖,艷麗。●京洛:即洛陽,當時洛陽是曹魏的京城。●直:同值。
鳳樓十二重,四戶八綺窗。
珠簾無隔露,羅幌不勝風。
寶帳三千萬,為爾一朝容。
春吹回白日,霜歌落塞鴻。
[詩名] 代陳思王京洛篇 (全詩22句)
[作者] 鮑照,南朝宋人,字明遠,工詩文,宋文帝時為中書舍人,國侍郎,東海 (今江蘇連云港市東) 人。
[注釋] ●鳳樓句: 指宮殿的樓閣重重疊疊,說明當時洛陽宮殿的壯麗。●綺窗:有絲綢窗簾的窗戶。●羅幌:街上店鋪用以招攬顧客的錦織幌子,說明城容的繁華。●塞鴻:來自塞外的雁群。
黃河入洛水,丹泉繞射熊。
誰知兩京盛,歡宴遂無窮。
[詩名] 京洛篇 (全詩22句)
[作者] 蕭綱,南朝梁代簡文帝,字世纘,為簡武帝之子。好詩文,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
[注釋] ●丹泉:東漢時洛陽建的丹泉宮,但此處指的是水名,是流入宮中的泉水。●射熊:指當時的射熊館。●兩京:指建康(今南京)與洛陽。
洛陽城邊朝日暉,天淵池前春燕歸。
含露桃花開未飛,臨風楊柳自依依。
小苑花紅洛水綠,清歌宛轉繁弦促。
長袖逶迤動珠玉,千年萬歲陽春曲。
[詩名] 東宮春
[作者] 楊廣,即隋煬帝。即位后在都城洛陽大興土木,造西宛,置離宮,修運河,筑長城,賦重役繁,民不堪命,而他又沉湎酒色,后南巡至江南,被禁軍將領宇文化及所殺。他的這首詩描寫了洛陽宮城的景色與宮中的華貴生活。
[注釋] ●天淵池:東都宮城內的大池。●依依:輕柔的樣子。●繁弦:高亢、激越的樂曲。●長袖:舞衣之袖。●逶迤:彎彎曲曲。●動珠玉:舞女作舞時身上所佩珠玉在晃動。
晴陽晚照濕煙銷,五鳳樓高天泬漻。
野綠全經朝雨洗,林紅半被暮云燒。
龍門翠黛眉相對,伊水黃金線一條。
自入秋來風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
[詩名] 五鳳樓晚望
[作者] 白居易
[注釋] ●五鳳樓:當年洛陽宮城正門,即端門上的5座樓,樓毀于宋代。●天泬漻:秋日晴朗的天空。泬漻,空曠無垠。●龍門句:言龍門左右兩山對峙,宛如兩道青黑的眉毛。
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
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
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
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
[詩名] 上陽宮
[作者] 王建
[注釋] ●上陽宮:唐高宗在洛陽所建的一座宮殿,武則天又曾大加擴建,宮內殿堂樓閣連綿不斷,洛水從宮內穿過,高宗晚年常在上陽宮聽政,武則天則以此為施政宮殿,并最后病死在上陽宮中。●曾讀二句:我也曾讀過神仙傳和王母娘娘的傳說,可覺得他們住的九重天也不如上陽宮好。
洛陽自古多才子,唯愛春風爛漫游。
今到白家詩句出,無人不詠洛陽秋。
[詩名] 和秋游洛陽
[作者] 徐凝,唐代詩人。
[注釋] ●白家詩句:指白居易寫的七言長詩《秋日與張賓客舒著作同游龍門醉中狂歌凡二百三十八字》,此詩詳細生動地描述了洛陽郊外美麗的秋景,詩末并敘述了詩人自己的抱負和志向。
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
九陌鼓初起,萬車輪已行。
周秦時幾變,伊洛水猶清。
二月中橋路,鳥啼春草生。
[詩名] 過洛陽城
[作者] 于武陵,唐代人。
[注釋] ●九陌二句:大街上午夜更鼓剛敲響,成千上萬的車輛,已經在道上奔忙。●周秦句:周秦以來,洛陽城發生過多少次變化!●二月句: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啊!可知道二月份到中橋(洛水上的一座橋) 的路上,鳥兒啼鳴,春草叢生,景色有多美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故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名] 春夜洛城聞笛
[作者] 李白,天寶初年詩人被唐玄宗“賜金還山”,離開長安后,于天寶二年秋末到洛陽等地漫游。
[注釋] ●折柳:指梁至唐時歌曲中的一種《折柳曲》,大多歌唱離別之情。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詩名] 芙蓉樓送辛漸
[作者] 王昌齡,作此詩時是江寧(今南京市)丞,陪他的朋友辛漸從江寧到潤州 (今江蘇鎮江市),辛漸擬由此渡江,經揚州,順運河,北上洛陽,詩人送友至此,托他向洛陽親友捎去問候而作此詩。
[注釋] ●寒雨句:在秋天的夜晚,秋雨籠罩著吳地江天。●平明句:清晨,天已明,眼前就是孤峙的楚山,友人即將由此向洛陽出發。●洛陽二句:殷切囑托友人辛漸到達洛陽時,親友若問起自己的情況,請告訴他們自己仍然“一片冰心在玉壺”。后句是說我的心就像裝在白壺里的冰塊,玉潔冰清、晶瑩純潔。曹植在《光祿大夫荀侯誄》中贊荀“如冰之清,如玉之潔”;西晉陸機在《漢高祖功臣頌》中贊周苛“心若懷冰”;南朝鮑照在《代白頭吟》中就有了“清如玉壺冰”,以表白自己的正直清白。王昌齡此句一出,“冰心”便成膾炙人口的高潔心靈的同義語了。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詩名] 過故洛陽城 (二首選一)
[作者] 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于1701年退居洛陽,在洛陽十五年。此期洛陽經“安史之亂”后,“宮室焚燒,十不存一”。九朝古都從此衰落。司馬光的詩充滿感嘆滄桑之情。
[注釋] ●四合:指洛陽位于伊洛盆地,四周群山環繞。●三川:指黃河及其支流洛水、伊水。●滉漾: 水波蕩漾。●素波: 白色波浪。
西京千古帝王宮,無限名園水竹中。
來恨不逢桃李日,滿城紅樹正秋風。
[詩名] 過西京
[作者] 穆修,字伯長,宋鄆州汶陽 (今山東東平縣)人。真宗大中祥符二年進士,曾任潁州文學參軍,性剛直,不事權貴,一生潦倒。其詩曉暢平易,并提倡韓(愈)、柳(宗元)散文的文風。
[注釋] ●西京: 指洛陽,北宋建都汴京(開封),以洛陽為西京。●千古帝王宮: 從東周至后唐有9個朝代以洛陽為京都,故稱。●無限名園:洛陽多園庭,李格非作有《洛陽名園記》,詳記其勝。●桃李日: 桃李開花之時,指春天。
洛陽云樹郁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
山勢忽從平野斷,河聲偏傍故宮哀。
五噫擬逐梁鴻去,六印休驚季子來。
惆悵青槐舊時路,年年無數野棠開。
[詩名] 洛陽懷古
[作者] 楊杲,字正卿,浦陰人,金正大年進士。入元朝,官參知政事。
[注釋] ●山勢句:是說龍門山斷開為門闕。●河聲句:是說洛河從故城邊流過,似也為昔日京城的荒廢而哀鳴。●五噫句: 梁鴻作《五噫歌》。●六印句:蘇秦,字季子,戰國時縱橫家,相傳他曾佩六國相印。李白《魏都別蘇明府》詩:“洛陽蘇季子,劍戰森詞鋒。六印雖未佩,軒車若飛龍”。蘇秦是洛陽人,相傳蘇秦故里在洛河南太平莊。
江南五省遍車舟,西北今朝作快游。
迢遞三秦藩北閾,縱橫四水貫中州。
歷朝興廢余陳跡,到眼風光異舊疇。
處處一番新氣象,盤桓隨遇樂勾留。
[詩名] 洛陽 (二首選一)
[作者] 愛新覺羅·溥杰,作于1964年秋。
[注釋] ●三秦:指陜西,那里原是秦國故地,秦亡后,項羽將其分為三國,故稱。●閾: 邊界。●縱橫四水:指東西橫貫河南的黃河,南北走向的洛河、伊河、穎河。
上一篇:關于描寫《山東省·泰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湖南省·洞庭湖》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