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小桃紅》言情贈友詩歌
別憶
斷腸人寄斷腸詞,詞寫心間事,事到頭來不由自。自尋思,思量往日真誠志。志誠是有,有情誰似,似俺那人兒。
這是元代散曲中的一首小令,作者的姓名沒有流傳下來。越調是散曲的宮調,《小桃紅》 是小令的曲牌,《別憶》 是小令的名稱。通常小令的曲牌除了常用的名稱之外,一般還有其他的名稱,比如這首小令的曲牌也可叫 《武陵春》 、《采蓮曲》 、《綺桃春》 、《平湖樂》 等。
小令的第一句來得非常突兀。“斷腸人寄斷腸詞”,前面沒有絲毫的鋪墊,在沒有一點精神準備的情況下,如黃山的飛來石,突然橫亙在游人的眼前,引起讀者的思索: 為什么主人公自稱為斷腸人?她寫的又是什么斷腸詞?作者在緊緊抓住了讀者心理的情況下,繼續寫到:“詞寫心間事”,依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反而愈加顯得撲朔迷離。讀者可以產生各種想法,也許可以從小令的名稱上得到一些啟發,畢竟寫的是主人公的別愁離恨,但是每個讀者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身世經歷去填充。寫到這里,似乎該到作者揭示主人公內心隱秘的時候了,然而作者卻縮筆沒有往下寫。筆鋒一轉,寫到在要寫詞抒發自己感情的時候,卻寫不下去了。含蓄地點明了主人公有許多話要說,卻說不出來,或者無從說起的真實心境。筆鋒由遠及近?!笆碌筋^來不由自” ,是事到頭來不自由的變格,是為了合律的緣故,接下來作者又進一步把筆法宕開,又由近及遠,回想往昔和心上人在一起生活時的情景,那時男女雙方之間少不了有許多海誓山盟的話語,詞中的主人公顯然想起了這些情話因而比較委婉地表達出一些嗔怨的情緒?!爸菊\是有,有情誰似,似俺那人兒?!弊髡邲]有明確地告訴讀者作品中的主人公是哪一種情,是哪一種意,似乎可以從正反兩方面判斷,一是主人公憶及往日的山盟海誓,想起的是心上人對自己的柔情蜜意。另一方面是說心上人雖然多次對自己許下諾言,但是仍然離開了自己,譴責心上人不顧惜自己的行為。從這首小令來看,第二個側面比較符合主人公的心理,也能夠合理地解釋主人公自稱為斷腸人的問題。另外從宮調的名稱上也可以得到一個旁證: 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曾對越調的音律風格作過這樣的解釋: “越調陶寫冷笑”,值得冷笑的東西,自然不是美的事物。
統觀整首小令,非常含蓄,作者始終讓讀者處在一種迷離的境界中,沒有具體寫明主人公的心間事,讀者似乎得到了明確的答案,但仍然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心上人為什么離開了女主人公?主人公又會怎樣填寫那首詞呢?讀者只能做籠統的猜測,作者傳達的只是女主人公的這種要填詞卻無法下手的真實心境。在這首小令中,作者沒有曲折地描摹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看似平坦,卻蘊含著極深厚的感情,借用女主人公的口道出。語言上樸實無華,沒有絲毫的雕飾。
還應該指出的是,這首小令運用了修辭格中的頂針手法,首尾相連,累累如貫珠,是元散曲的巧體,表現了主人公的一種一發不可收的感情。
上一篇:《[商調]·望遠行》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中呂〕·喜春來》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