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大車》原文與賞析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哼哼, 毳衣如菼,豈不爾思, 畏子不奔。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這是一個女子向男子表白堅貞愛情的詩。詩分三章,每章四句,共十二句。
第一章前兩句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 (tan)”,出自女子之口,是說你的大車在我面前滾滾而過,你穿著毛織的上衣呈現著青綠色。“豈不爾思?畏子不敢”,這兩句是說,難道我不思念你嗎?只是怕你不敢前來。這章寫女子深深愛戀著一個男子,而男子卻畏縮不前,不敢放縱感情大膽地親近她。讀此,頗與 《鄭風·將仲子》 中所寫 “仲可懷也; 父母之言,亦可畏也”,“仲可懷也;諸兄之言,亦可畏也”,“仲可懷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頗為相似。只不過這是出自女子之口,由于她迫于輿論的壓力,不敢縱情去愛她的心上人。而《大車》中的男子是否也是迫于輿論的壓力,詩中沒有明寫,難以斷言。但從“畏子不敢”里卻可看出他循規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表現,起碼在思想上是有阻力的。從女子對他執著的追求看來,這位男子也未必不愛女子,只是拘謹有余,畏葸不前罷了。
第二章前兩句“大車哼哼,毳衣如菼(men)”,是說,大車轟轟在我面前走過,他身穿毛織的上衣是紅色。“豈不爾思,畏子不奔”,是說難道我不思念你嗎?只是怕你不私奔。從 “不敢”到 “不奔”,女子的執著之愛,又進展一層。
第三章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是說,活著的時候不能與你結合,死了也要和你埋葬在一起。“謂予不信,有如皦日”,這兩句是說,你如果說我不能兌現諾言,我敢對著太陽發誓。古人多用日月江河起誓,取其天人共鑒之意。
或以為 “大車”非一般勞動者所乘,“毳衣”非一般勞動者所服,因而認為這首詩不是勞動者之歌,而是貴族一類人之歌。這樣咬文嚼字的去從字面上理解文學創作,就有點迂腐了。殊不知越是寫男子車馬之闊、服飾之美,越是襯托出他儀表之美和心靈之美,這正是詩中女子熱烈追求的基礎所在。這種襯托夸張的手法,在民歌中屢見不鮮。
在愛情生活上,詩中的女主人公真心實意地愛上了她的心上人,因而表現在行為上,完全出于主動進攻的姿態。“豈不爾思,畏子不敢”,“豈不爾思,畏子不奔”,多么率真,多么大膽,又是多么赤誠!倘若不是如醉如癡地愛,是很難道出如此坦率的心曲的。在她身上毫沒有像《鄭風·將仲子》詩中那種“畏我父母”、“畏我諸兄”、“畏人之多言”之痕跡,從這個角度看,也是對輿論、禮教一類束縛的有力沖擊。她那種勇于反潮流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她對著太陽發誓,信誓旦旦,生則異室,死則同穴,可謂生死之交,這就把她激情的波瀾推向了高潮。其鐘愛如磐石,海枯石爛不變心的優良品德和情操,也是值得稱頌的。
上一篇:《唐代民歌·塞姑》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天順丁丑童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