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云南省·春城昆明》古詩詞賞析大全
昆明,云南省會,是祖國西南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79年的楚襄王就派莊辛來此,與土建部落聯盟,“始筑苴蘭城居之”(《史記·西南夷列傳》);漢代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加封滇王常羌,并設益州郡,治滇24縣。隋唐時稱昆川 (或昆州)。宋朝封鄯闡侯,又被稱為東都。元朝至元十三年設昆明縣,成為云南行省的首府。昆明是一個四季如春的城市,“冬不祁寒,夏不劇暑”,春天里百花盛開,尤其山茶花,杜鵑花,花潮爛漫;夏季是避暑勝地;秋季里緬桂飄香,百菊爭勝;冬季這里也是溫暖明媚,梅花、茶花、玉蘭花等點點深秀,真是世界罕見的春之城。昆明除了有風光秀麗的滇池外,它的山與寺也是很富有魅力的。金馬、碧雞兩山自古聞名。碧雞山就是西山,也叫睡美人山,山上有三清閣。西北郊玉案山有古老的筇竹寺,規模最大。西山的太華山與太華寺;東北郊的圓通山與圓通寺; 華亭山的華亭寺;金馬山的曇華寺;鳴鳳山的太和宮;龍泉山的龍泉觀,各有特色,都是美不勝收的游覽勝地。
昆明西山龍門
處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鄉,
歸來!歸來!
漢德無疆,廣乎唐虞,澤配三皇。
黃龍見兮白虎仁,歸來!歸來!可以為倫。歸兮!翔兮!何事南荒也!
[詩名] 移金馬碧雞頌
[作者] 王褒,字子淵,蜀資中 (今四川資陽) 人,西漢辭賦家,為諫議大夫。漢宣帝曾聽方士說,益州 (現滇池地區)有金馬碧雞之神,便派王褒赴滇求取,褒半途病死于四川建寧 (今西昌)。此《移金馬碧雞頌》為求神而作,是最早見于文字的有關滇池金馬碧雞山的詩句。原頌有序:“持節使王褒,謹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馬,縹碧之雞。”
[注釋] ●金馬碧雞:金色的馬,青綠色的孔雀(碧雞),現為滇池邊兩山名。●處南三句:你們住在偏僻荒蕪的南疆,那里溪澗淵深,山谷曲折,是不宜居住的地方。●漢德三句:漢朝的恩德無邊,廣過堯舜,深比三皇。唐虞,相傳唐是堯的國號,虞是舜的國號。堯舜是傳說中我國古代的賢明君主。三皇,傳說中上古3位皇帝,皇甫謐《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尚書·大傳》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黃龍四句:如今黃龍呈吉祥,白虎顯仁德,你們歸來吧,來和黃龍、白虎媲美吧。倫,相比。●歸兮翔兮句:歸來吧,飛翔著歸來吧。何必留戀那南荒之地呢?
松鳴天籟玉珊珊,萬象常應護此山。
一局仙棋蒼石爛,數聲長嘯白云間。
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斑。
萬古難磨真跡在,峰頭鸞鶴幾時還。
[詩名] 玉案山
[作者] 道南,生平未詳,他是唐朝時來到昆明的和尚,也是中原第一個到昆明并留下作品的詩人。傳說今黑龍潭公園的唐梅,就是他手植的。
[注釋] 玉案山:位于昆明西北郊,山上有著名的筇竹寺,山麓有海源寺。傳說山上曾有仙人來下棋,故又名棋盤山。玉案,即仙人下棋的桌子。●松鳴句:風吹起的松濤與自然界中各種音響匯成玉佩相撞般美妙的音響。籟,聲音。●萬象句:變化萬千的自然景色,使這座山峰更加俊秀美麗。●一局句:仙人才下完一盤棋,長滿青苔的石頭就已經爛掉了。此句既說明了玉案山又名棋盤山的來歷,又用了 “仙界一日,世上千年”的神話傳說。●乾坤句:意思是從天朝唐京都到西南邊境的路已經暢通。乾坤,乾為天,坤為地,這里喻指唐朝。●金碧句:金馬、碧雞兩山分立左右,似在迎接內地人的到來。金碧,指金馬山、碧雞山。斑,并列。●真跡: 系指仙人留下的玉案或玉棋局,雖經萬古磨難,但至今尚在。●鸞鶴: 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珍禽和仙鶴,這里主要是與碧雞山的碧雞(鳳凰)相呼應。最后兩句是詩人面對秀麗山水的遙思遐想,詠嘆當年的仙人是否還能再來,他幻想仙人會再次駕著鸞鶴到山頭來對弈。
南來作使駐征鞍,風景還驚入畫看。
梵宇云埋筇竹老,滇池霜浸碧雞寒。
兵威此日雖同軌,文德他年見舞干。
北望烏臺猶萬里,幾回揮淚惜凋殘。
[詩名] 題筇竹寺壁
[作者] 郭松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世時曾任過御史,奉使宦滇,寫過《大理行記》,是最早的云南歷史文獻。
[注釋] ●筇竹寺:在昆明西北郊,玉案山巔,是中原佛教禪宗傳入云南的第一寺,相傳初建于北宋。寺內有五百尊羅漢塑像,身高均約1米,為珍貴文物。●南來二句:詩人奉使昆明,看到這里風景如畫,不勝驚喜。●梵宇二句: 白云深埋著古老的筇竹寺,寒霜浸著滇池之濱的碧雞山。●兵威二句:說我朝雖然仗恃兵威統一了全國,可是還要修文德,才能使人心服。同軌,即車同軌,喻國家統一。舞干,古代宮廷樂舞的一種,由士兵裝飾的舞者,手中拿著盾舞蹈。干,古代防御兵器的盾。詩中借喻修文德。《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北望句: 向北遠望,大都 (北京)的御史臺 (別稱烏臺)遠在萬里,沿途所見,全是一片戰后的凋敝景象,禁不住為之揮淚。
不到昆明三十年,重來今日已皤然。
擔頭詩卷半挑酒,水上人家都種蓮。
山色滿湖能不醉?荷香十里欲登仙。
碧雞巖畔堪題字,好把滇池取次鐫。
[詩名] 高峣泛舟
[作者] 李元陽,字仁甫,號中溪,云南大理白族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進士,曾任戶部主事,監察御史,調任荊州 (湖北江陵)知府。任滿回滇,未再出仕。他與楊慎及李贄均有交誼。修了一部《云南通志》,很重視民族團結。這首詩是作者寫離開昆明30年后,回滇重到高峣游賞的情景。詩中的“山色滿湖能不醉?荷香十里欲登仙”,記下了明代高峣的景色。
[注釋] ●高峣:西山腳下,滇池之濱的村名。村旁有楊升庵祠堂。●皤(po): 白。皤然,頭發已白。●鐫: 鑿,刻。這句是說要把贊美滇池的詩句依次刻到石崖上。
山僧遙住白云隈,為問何年卓錫來?
塵世幾人超梵界,仙郎謾自話天臺。
漁舟隱見鷗千點,昆海微茫水一杯。
六詔風煙時在目,太平文物共徘徊。
[詩名] 太華寺次韻
[作者] 鄒應龍,字云卿,長安人,明嘉靖(1556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當時奸臣嚴嵩當權,鄒應龍敢于彈劾嚴嵩之子嚴世蕃,處以極刑,嚴嵩也被革職,鄒以此聞名。隆慶二年(1568年)他受命巡撫云南,到昆明時作此詩。
[注釋] ●太華寺:在西山太華山麓,建于元代,初名佛嚴寺。院內古木參天,古銀杏最享盛名。寺前望海樓是觀賞滇池湖光山色的最佳地點。●次韻:古代人唱和,同用一韻,故和的人稱次韻。●白云隈: 白云深處。《管子·形勢》有“大山之隈”。隈,彎曲的地方。●卓錫:僧人外出,攜帶著錫杖,所以把僧人行跡所止叫做卓錫。卓,立的意思。●梵界:仙界。這句意思是,天上沒有什么神仙世界。●仙郎:傳說東漢時有一名叫劉晨的人,曾誤入天臺山,遇見過神女。仙郎指劉晨。●謾:騙人的話。這句意思是劉郎誤入天臺的故事是虛構的。●六詔句:說六詔以來的動亂局面已經結束了,但當時的遺跡依然在眼前。六詔:唐時西南地區小國,曾互相爭斗,其中蒙舍最強。唐末,蒙舍并其他五詔,總稱六詔,又稱南詔。●太平句: 如今太平盛世,人們可以共同鑒賞和玩味這些文物古跡。
太華嵯峨一望遙,到門猶疑過鵲橋。
慈云常見階前起,孽火都來海上消。
屋近樹陰晴亦暗,硯涵竹露夜還潮。
從今愿買游山屐,野客無妨屢見招。
[詩名] 登太華寺
[作者] 張紞,字昭季,明代陜西富平人。歷官通政司參議,出為云南參政,官至吏部尚書。
[注釋] ●太華二句:說太華山峭拔險峻,從山下遙望太華寺門,真懷疑山下的滇池就是天上的銀河,崎嶇的山路就是銀河上的鵲橋。兩句皆形容太華山之高。●慈云、孽火: 皆佛家語匯,佛家以慈悲為懷,白云廣闊無垠,似包含整個世界,故稱“慈云”。佛家又以塵世種種俗念為拖累,貶為孽火。詩句用此,增加佛家勝地的氣氛。●硯涵句:說由于山高多云霧,硯中露水不盡,至夜還是潮濕的,此情此景,別有逸趣。●游山屐:傳說是南朝詩人謝靈運的發明,木底木屐,前后有齒,專為爬山游玩而做,引用此典,表明了詩人對自然山水的向往。●野客: 在野 (已不在朝為官) 的人。
并轡同登湖上山,勞生又得片時閑。
花枝不改年年色,鬢發惟添種種斑。
竹樹煙云詩興里,風帆沙鳥酒杯間。
躋攀未厭窮幽勝,日暮何妨秉燭還。
[詩名] 游太華寺
[作者] 鄭颙,明代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正德年間任云南按察司副使,景泰年間任僉都御史、巡撫,主持編寫《云南景泰圖經》,是現存云南官修地方史最早的一部。
[注釋] ●并轡句: 與友人騎馬同游太華山,湖,指滇池,太華山下臨滇池,故稱湖上山。勞生:辛勞的人生。●花枝二句:山上鮮花年年依舊,而自己卻已鬢發斑白,不覺老之將至,盛與衰的反差強烈,表明深沉的感慨。●竹樹二句: 山上青郁的翠竹、迷蒙的煙云,納入詩興;滇池中點點風帆和陣陣鷗鳴,增強了酒意。二句景中有情,意境開闊。
一枝筇竹立禪宗,五百羅漢異樣容。
妙手傳神生色相,香煙飄渺總虛空。
[詩名] 筇竹寺
[作者] 樂時鳴
[注釋] ●一枝筇竹:相傳唐代有西域僧人以筇竹一枝立此,遂建寺為南滇禪宗之祖。
滿樓山屹屼,好是美人峰。
眉黛翠雙鎖,髻螺云兒重。
二姑開曉鏡,五老望朝容。
笑爾多情者。春來色倍濃。
[詩名] 望西山 (二首選一)
[作者] 孫鵬,字南村,清康熙年間舉人,任過山東泗水縣知縣。
[注釋] ●西山: 是昆明市西南郊群山總稱,由高峣山、華亭山、太華山、太平山等群峰組成,最高峰是太華山。起伏的山巒遠望好像豐盈的美女躺臥岸邊,故有睡美人山的美稱。傳說古時有一少女,因丈夫被抓到邊地當奴隸,她日日思念,夜夜啼哭,最后仰面倒下化為西山。當時有鳳凰來此哀吊,人們誤作碧雞,故又稱碧雞山。●滿樓句:詩人在大觀樓 (眺望西山最佳處)憑窗遠眺,因為是從窗里往外看,所以有滿樓都是山峰之感。屹屼(yi wu),高聳的山巒。●好是句: 好一個美人峰!“美人峰”是西山的別名,即睡美人山,遠看西山,狀如美女仰臥,其飄逸的頭發,似拖入滇池。●二姑二句:詩人把美人峰下的500里滇池看做美人梳妝時撐開的鏡子,鏡中映出的嬌容,連五老也為之動情。“二姑”本是長江及鄱陽湖中的大孤山、小孤山,人稱大姑、二姑山;“五老”本是鄱陽湖西面廬山的主峰之一——五老峰。詩人由美人峰而想到“二姑”,由“二姑”而想到“五老”,說清晨時,滇池映照著美人峰,像是打開了梳妝的鏡子,而對岸老人峰的“五老”似乎也在凝視著美人梳妝,那么,美人峰究竟有多美,詩人通過奇特的比喻,夸張的聯想,讓讀詩的人盡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笑爾二句:笑那些為美人峰而傾倒的多情的人們,等到春天來臨時,美人峰還要倍加阿娜多姿呢。
碧雞高峙海波平,暮色蒼茫萬感生。
太史聲華新寢廟,黔寧家業歸金城。
半天風雨魚龍夢,幾度滄桑草木兵。
為語漢時持節者,不須望祠到昆明。
[詩名] 碧雞關晚眺有懷
[作者] 段昕,號皆山,云南安寧人。吳三桂之亂平定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曾任戶部主事,是清初昆明有影響的詩人,錢南園稱贊他的詩“意在筆先,寫景新,寫情真,用古化,練字響”,是“卓然一大宗”。這首詩是在清初大興文字獄的情況下所寫,詩意含蓄,隱藏著對封建專制不滿之意。
[注釋] ●碧雞關:即碧雞山下城關。●太史句:是說楊慎一代才華死于邊荒,只留下他的祠堂。太史,是指楊慎,明正德六年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皇帝繼位,因得罪了嘉靖帝,被放逐到云南30年。太史,是對他的尊稱,因他學識淵博,著述甚豐。聲華,有名聲,有才華。●黔寧句:黔寧王沐英功業煊赫,結果被秘密處死,歸葬南京。金城,指南京。沐英從朱元璋起兵,積戰功,封西平王,又奉命征伐云南,功畢,明太祖命其世代鎮守云南,在云南深得民心,可是后來因事使朱元璋起疑,派人將其處死,卒之日,軍民巷哭,死后被追封為黔寧王。●半天二句:說從半天的風雨中看到那魚龍的變動;從幾度滄桑變化中嗅到了“草木皆兵”的氣味。●為語二句:詩人說:想到這里,不禁要對持節來求金馬、碧雞的使者(西漢王褒)說:金馬、碧雞的家鄉,也并不是那么美好,無須要尋找勝境到昆明來了。
镵天數點高峰出,曈曈曉鏡上初日。
迥風吹逐岫云孤,山光倒入昆明湖。
綠蘿何處梁王宮,沐浦桃花錦浪中。
會凌絕頂眺城廓,俯視一氣青濛濛。
[詩名] 春曉望太華山 (全詩20句)
[作者] 戴絧孫,字龔孟,別號筠帆,昆明人。清道光九年 (1829年)進士,曾任工部主事和御史等職,是林則徐的門生。鴉片戰爭后,他稱病還鄉,主講五華學院,傳播進步思想。以詩、古文著名。
[注釋] ●盩:刺。韓愈有“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盩天荒是非”的詩句。曈曈句:說旭日在明鏡似的昆明湖上升起。曈曈:太陽初升。●岫:山穴。●綠蘿:綠色的藤蘿。●梁王宮:即今之西山三清閭,昔日是元梁王的避暑宮。●沐浦句:說滇池水面飄浮著逐浪的桃花。●會凌句:用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句。
名山如美人,好雨如膏沐。
當秋一溟濛,眉黛染深綠。
偶來縱情眺,新翠近可掬。
蹬道石盤旋,苔深屐躑躅。
攝衣更登臨,千松萬松簇。
回首昆明池,煙波正相逐。
[詩名] 冒雨游圓通山 (全詩20句)
[作者] 楊履寬,字裕如,號粟亭,云南太和(大理)人。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舉人。
[注釋] ●圓通山:又稱螺峰山,在昆明市東北隅,山麓有圓通寺,山上多松樹、櫻樹,登山可遠眺滇池。●膏沐: 婦女潤發用的油脂,喻作滋潤土壤的雨水。●溟濛:煙霧迷濛的樣子。●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畫眉因稱眉為眉黛。這借指遠眺所見的群山。●掬:雙手彎曲手掌捧物,如以手掬水。●攝衣: 提起衣服。古代人著袍,提起,以便行走。
日日看山不出城,夕陽秋雨可憐生。
咒蛟臺上松風冷,猶為孫登起嘯聲。
[詩名] 過圓通寺懷孫髯翁先生 (二首選一)
[作者] 師范,字端人,號荔扉。云南趙州(今鳳儀縣)人。清乾隆年間,任劍川州訓導,擢任安徽省望江縣知縣。編刻有巨著《滇系》40卷。
[注釋] ●孫髯翁:即大觀樓“天下第一長聯”作者孫髯。●日日句:寫孫髯晚年在城內圓通山下隱居,天天對著山峰,何須走到郊外。●可憐生:指謀生的艱難。●咒蛟臺:在圓通寺大殿后,是孫髯隱居的地方,孫在此以卜卦為生,號咒蛟老人。●孫登: 晉朝人,字公和。居住在蘇門山一個土窟里,也沒有家眷,夏天編草為生,冬天披發自覆。他通《易經》,喜歡長嘯。此處以孫登比孫髯,兩人有相似的命運。
煙樹層層望欲迷,海光清映白玻璃。
土人標榜尋常事,便遣王褒祀碧雞。
[詩名] 雨宿碧雞關二首 (選一首)
[作者] 師范
[注釋] ●白玻璃:滇池被陽光照射得像白色的玻璃。●土人二句: 當地土人傳說西方出現過碧雞 (鳳凰),東山出現過金馬 (駿馬),這本是尋常的事,而漢宣帝信以為真,派王褒祀碧雞、金馬。言外之意,這只是說明帝王的無知罷了。
冷艷爭春喜爛然,山茶按譜甲于滇。
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詩名] 山茶花
[作者] 擔當,原姓唐,名泰,字大來,明末云南晉寧人。33歲應試落第,漫游大江南北。1647年(清順治四年)出家為僧,釋名普荷,號擔當。
[注釋] ●山茶句:是說山茶在云南花譜上名列第一位。云南省盛產山茶花,今已被云南省定為省花。郭沫若《詠茶花四首》有句: 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始見滿城霞”,“應數茶花為第一,園林處處泛紅云。”
可惜山茶云錦被,雪天開到暮春時。
赤球綠甲攢高樹,大朵細心壓軟枝。
第是名園爭載酒,即教海客亦相思。
華亭寺隔盈盈水,十丈明霞何處垂。
[詩名] 華亭春茶
[作者] 孫髯,祖籍陜西三原,清康熙至乾隆時期人。終生布衣,以詩文著稱。
[注釋] ●可惜二句:可愛的山茶花像錦繡一樣,從下雪的時候一直開到暮春。●赤球二句:高高的山茶樹上紅花襯以綠葉,大朵的花把軟枝都壓彎了。●第是二句:到這著名的名園 (華亭寺)來的游客,都帶著酒來暢飲;遠方來的游客也艷羨著這里的茶花,流連忘返。●華亭二句: 華亭寺和太華山一水相隔,但遙遙望去,就像十丈的紅霞從天邊垂了下來。
滇中四時常見花,經冬尤喜紅山茶。
奇觀首數塔密左,樹大十圍花萬朵。
最宜佛座東偏看,銀海光搖紅不斷。
誰拋朱絹樹頭纏,豈熾洪爐林下煅?
醉劈云戕學剪霞, 聊憑綺語寫秾華。
花神若與詩爭艷,籠取紅紗勝碧紗。
[詩名] 與友人萬壽寺看茶花 (全詩56句)
[作者] 林則徐,鴉片戰爭后,他受誣害,被革職譴戍新疆伊犁。后又起用,1847—1849年間任云貴總督,這首詩就是此期間所作。
[注釋] ●塔密左:地名,在昆明市東郊,萬壽寺所在地,這里山茶花最盛。●樹大十圍: 一棵山茶樹,周徑達10尺。●豈熾句:意思是問:難道不是樹下燒起了鍛冶的洪爐嗎?用問句加強渲染。●碧紗:即碧紗籠。北宋宰相寇準與布衣魏野,一起到陜西郭僧寺游玩,都題了詩。過了好久,魏野再次同游,看到寇準的題詩,已經用碧紗籠罩,可是魏野的題詩因無人重視,已經被灰塵掩蓋。同行的官妓用長袖拂去了塵埃。魏野風趣地又題了幾句詩說:若得時將紅袖拂,也應勝似碧紗籠。”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神要想與這首詩爭艷,那么,用紅紗籠保護比碧紗籠強,意思是花勝過詩。
簾卷東風感鬢華,滿城開遍杜鵑花。
杜鵑啼罷花如血,雨歇青山日影斜。
[詩名] 杜鵑花
[作者] 師范
[注釋] ●感鬢華:感到兩鬢花白。●杜鵑句: 寫傳說: 周末,蜀國一國王,叫杜宇,教民務農,號曰望帝,一年發生水災,宰相開明治水有功,杜宇將帝位讓于開明,自己死后魂魄化為杜鵑。杜鵑聲哀,往往啼出血來。此句說杜鵑啼血,化為紅色的杜鵑花,所以鳥啼后,花更紅了。
上一篇:關于描寫《安徽省·敬亭山》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內蒙古自治區·昭君墓》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