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世民《黃河》詠黃河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李世民
河源發昆侖①,連乾復浸坤②。
波渾經雁塞③,聲振自龍門④。
峰裂如沖勢⑤,灘余舊落痕⑥。
橫溝通海上⑦,遠色盡山根。
勇逗山峰折⑧,雄標四瀆尊⑨。
灣中秋景樹⑩,闊外夕陽村。
沫亂知魚呴(11),槎來見鳥蹲(12)。
飛沙當白日, 凝露接黃昏。
潤可資農畝, 清能表帝恩(13)。
雨吟堪極目, 風渡想驚魂⒁。
顯瑞龜獸出⒂,陰靈伯固存⒃。
盤渦寒漸急⒄,淺瀨暑微溫⒅。
九曲終柔勝⒆,常流可暗吞。
人間無博望⒇,誰復到窮源(21)?
【題解】
黃河是我國第二條大河,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曲折東流,貫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為75萬平方公里。黃河上游水流清澈,名峽群集,奔騰呼嘯,雄奇壯觀,中游穿行黃土高原,大量泥沙裹挾而下,使黃河成為泥河,下游泥沙沉積,形成“地上河”,古代經常泛濫成災,是我國最嚴重的水患之一。現經過治理,情況已基本好轉。這首《黃河》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黃河雄奇壯美的景觀。筆調沉雄,氣度豪健。
【作者】
李世民,即唐太宗,生平見前遼寧《遼城望月》詩。
【注釋】
①河源:黃河源頭。昆侖:我國最大的山脈,西從帕米爾高原起,分三支向東分布。古人以為昆侖山是黃河的源頭。②乾、坤:天與地。③雁塞:泛指北方邊塞。④龍門:龍門之名甚多,此當指陜西韓城縣與山西河津縣間龍門山。《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⑤沖勢:其勢如被河水沖裂一樣。⑥舊落痕:昔日河水流過的痕跡。⑦橫溝:指黃河支流。通:旁通。⑧逗:引得,使得。折:斷折。⑨四瀆:古人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川的總稱,即江(長江)、河(黃河)、淮(淮河)、濟(濟水)。⑩灣:河灣。⑾響:吐沫。⑿槎:竹木筏子。⒀清:河清。黃河水濁,偶有清時,古人因以河清為太平盛世的象征。⒁風渡:在大風中渡河。(15)顯瑞:兆示祥瑞。龜獸:單指龜。古人以龜為靈物,故謂龜從河中出現為祥瑞之兆。(16)陰靈:指神靈。伯:河伯,傳說中的河神。(17)盤渦:漩渦。(18)淺瀨:淺水灘。瀨:從沙石上流過的急水。(19)九曲:言黃河河道之曲折。(20)博望:指漢代人張騫,因出使西域功被封為博望侯,傳說其曾乘木筏溯河源直到天上。(21)窮源:源頭。
上一篇:(元)張養浩《雙調水仙子·詠江南》詠江南詩詞
下一篇:(唐)劉禹錫《浪淘沙九首錄一》詠黃河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