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江詞(六首錄四) (唐)李白》詠山水名勝詩詞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②。一風(fēng)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③。
海潮南去過尋陽④,牛渚由來險馬當(dāng)⑤。橫江欲渡風(fēng)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
橫江西望阻西秦⑥,漢水東連揚(yáng)子津⑦。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fēng)愁殺峭帆人⑧。
海神來過惡風(fēng)回⑨,浪打天門石壁開⑩。浙江八月何如此(11)? 濤似連山噴雪來。
①此詩作于開元十四年(726)。詩人面對波浪滔天的長江,以夸張的語言,描繪出一幅洶涌澎湃的長江天險圖。橫江: 即橫江浦,在今安徽和縣東南,是長江下游的一個渡口。②儂: 吳地方言,即“我”。③瓦官閣: 寺名。又名昇元閣,梁朝建。高240尺。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④海潮:海水倒灌進(jìn)長江,故將流水稱“海潮”。南去: 從橫江浦流向?qū)り柕乃俏髂舷颍史Q“南去”。尋陽: 即“潯陽”。今江西九江市。⑤牛渚: 山名。在安徽當(dāng)涂縣長江邊,是唐代大江南北的重要渡口之一。馬當(dāng): 山名。在江西彭澤縣東北。山形似馬,橫枕長江,異常險要。險馬當(dāng),謂比馬當(dāng)山還要險。⑥西秦: 西方秦地(今陜西甘肅一帶)。此借指長安。阻西秦: 指視線為浪濤所阻,望不到長安。⑦漢水: 即漢江,長江最大的支流。發(fā)源于陜西西南部,東南流經(jīng)湖北至武漢入長江。揚(yáng)子津: 古代長江下游的重要渡口之一,在今江蘇揚(yáng)州市南,長江北岸。⑧峭帆人: 船夫。峭帆: 高聳的船帆。⑨海神: 指東海神女。傳說周武王夢見東海神女欲西歸,對他說:“我行必有大風(fēng)雨。”后果然有疾風(fēng)暴雨。(見《博物志》)⑩天門: 山名。由東、西梁山組成。東梁山位于當(dāng)涂西南方,西梁山位于和縣以南,兩山隔江相對如門,故稱天門。此句謂波浪把天門山劈成兩半。(11)浙江: 即錢塘江。錢塘江潮水洶涌,夏歷八月最為猛烈。
上一篇:《渡揚(yáng)子江·(唐)孟浩然》詠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長城·(元)周權(quán)》詠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