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文及翁·賀新郎》文及翁
文及翁
西 湖
一勺西湖水。渡江來、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厥茁尻柣ㄊ澜纾瑹熋焓螂x之地①。更不復、新亭墮淚②。簇樂紅妝搖畫艇,問中流、擊楫誰人是③。千古恨,幾時洗。馀生自負澄清志。更有誰、磻溪未遇④,傅巖未起⑤。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便都道、江神堪恃⑥。借問孤山林處士⑦,但掉頭、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注釋 ①黍離之地:《詩經·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痹娛拙洌骸氨耸螂x離?!笔颍任?。離離,茂盛。后人以黍離之嘆代指亡國之悲。②新亭墮淚:《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③中流擊楫:據《晉書·祖逖傳》載:東晉初年,祖逖統兵北伐,渡江至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④磻(pán)溪:水名,在今陜西寶雞縣東南。相傳周朝開國大臣呂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之前在磻溪隱居釣魚。⑤傅巖:地名,在今山西平陸縣東。相傳殷朝大臣傅說未受重用之前,曾在傅巖當筑墻的工奴。⑥恃(shì):依賴、依仗。⑦林處士:指宋初隱居西湖孤山的林逋。
鑒賞 這是文及翁壯年時的詞作。全詞慷慨悲壯,氣勢澎湃,為南宋末年有志之士的悲歌。
據元李東有《古杭雜記》載:“蜀人文及翁登第后,期集游西湖,一同年戲之曰:‘西蜀有此景否?’及翁即席賦《賀新郎》。”不了解南宋末年的歷史,也許難以理解文及翁的憤慨。文及翁是四川人,端平二年(1235)春,蒙古發動大軍入侵四川,次年秋,再度進攻四川。宋軍無力抵抗,蒙軍長驅入蜀,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所不為,蜀地繁榮被徹底破壞?!拔糁ǘ即笠?,今為瓦礫之場;昔之沃壤奧區,今為膏血之野。青煙彌路,白骨成丘,哀恫貫心,瘡痍滿目?!?《歷代名臣奏議》)身為蜀人的文及翁,如何能忘記這慘痛災難,所以當其他人都沉浸在西湖美景,并逐漸淡忘蜀地慘景時,文及翁憤而有此篇。
首句脫口而出,似攜帶天風海雨之氣,而譴責之意亦如洶涌而至的潮水?!耙簧孜骱?,何其少也! 卻讓人“百年歌舞,百年酣醉”,世人何其糊涂、何其荒謬也! 在這“一勺”與“百年”的強烈對比中,一首小詞的張力被拉至最大,矛頭直指沉湎于歌舞酒樓、不思抗敵的南宋君臣。
洛陽為北宋西京,洛陽牡丹,盛名天下,此處以洛陽代指北宋王朝。從前的繁華美景,而今已都成“煙渺”。黍離之悲,是故國之悲的象征。從前是牡丹繁華,如今是煙渺黍離,這是另一層的對比。新亭墮淚,是一千多年前東晉人流下的眼淚,今日的人們卻享樂于“簇樂紅妝搖畫艇”。前人是警醒于喪國的恥辱,今人是沉醉于西湖的歌舞。這正是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的諷刺。在偏安一隅的南宋,再也無人感嘆一句“山河之異”,更莫說再出現像祖逖那樣中流擊楫的風流人物。英雄已不可再遇,國勢已不可重振,只有迸發出沉痛的疑問,“千古恨,幾時洗?”這與其說是疑問的提出,不如說是無望的慨嘆。
“馀生自負澄清志”,語出《后漢書·范滂傳》。范滂是影響了宋代許多學人的名士,《后漢書》中記載:“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蔽募拔檀藭r正處盛年,亦有澄清天下、挽狂瀾于將傾的壯志雄心,“磻溪”和“傅巖”,分別以姜太公與傅說的典故,點明自己欲為國謀劃出力的抱負。這是代表有才華、有抱負卻無法受到重用的士人而發出的呼聲。
自此詞筆轉為辛辣諷刺,“國事如今誰倚仗”,這是設問,然而答案是如此出人意料,“衣帶一江而已”。國家所倚,不在忠臣、不在良將,而在一江河水,何況這江水僅如衣帶狹窄! “便都道”的主角,是承接上句中,以為一江可倚仗的南宋朝野中不思復國、貪圖享樂的官員和士大夫。他們身居高位,掌握國家的一舉一動,可是他們所“道”的內容幾近荒謬,“江神堪恃”。自欺欺人竟至于此!
朝中的官員是如此昏庸,那自恃清高的士大夫們呢?“借問孤山林處士”,以北宋初年隱居于西湖孤山、梅妻鶴子的高士林逋,暗指南宋不問世事、寄情山水的文人士大夫,這一批人是“熱衷章句研究,拱手高談性命,長期脫離現實的渾渾噩噩的腐儒”(何忠禮《南宋史稿》)。他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又是如何呢? “但掉頭,笑指梅花蕊”。這群信奉理學、只講究“修身養性”的人,最終“以致萬事不理,喪身亡國”(周密《癸辛雜識》)。面對眾芳均已蕪穢的國家,文及翁悲涼地嘆息道:“天下事,可知矣!”
這首詞,既有《詩經》中的黍離之悲,又有《離騷》中對群小的憤恨鞭撻;既有辛棄疾詞中的豪邁熱情,又有看清局勢后的無奈悲涼。歇拍為“天下事,可知矣”,怎知一言成讖,在文及翁的晚年,果然親眼目睹了南宋的傾覆滅亡。(黃阿莎)
集評 清·王闿運:“文及翁《賀新郎》‘一勺西湖水’,須得此洗盡綺語柔情,復還清明世界。惜后半不清?!?《湘綺樓詞選》)
清·謝章鋌:“嗟乎,是真小雅詩人之義也。比之陳參政之《木蘭花慢》、德祐太學生之《百字令》,更為沉痛。誰敢輕填詞為小道哉! 其后宋亡,及翁累征不起。善矣。”(《賭棋山莊詞話》卷一〇)
人物出水圖 【清】 羅聘 故宮博物院藏
鏈接 關于西湖的政治諷刺詩。南宋定都臨安,即今天的杭州,西湖美景讓時人忘卻國恥,于是出現了一批關于西湖的政治諷刺詩,如林升《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又如董師謙《錢塘懷古》:“南渡衣冠盡,西湖歌舞休?!闭灿瘛度摹罚骸叭绱私?,應悔卻、西湖歌舞?!?
上一篇:《兩宋詞·何夢桂·賀新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李演·賀新郎》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