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晁端禮·洞仙歌》晁端禮
晁端禮
年時此際①,向扁舟同載。風送征帆暮天外。對沙汀宿鷺②,與波上輕鷗,雙雙處,相喚相呼自在。如今重整棹③,煙景依然,誰念輕分繡羅帶④。向蓬窗獨坐⑤,不覺徊徨⑥,鷗與鷺、想一齊驚怪。怎生得、今宵夢還家,又譬如秉燭,夜闌相對⑦。
注釋 ①年時:往年,當年。②沙汀:水邊或水中的平沙地。③棹:船槳。④羅帶:絲織的衣帶。⑤蓬窗:蓬草編成的窗戶。⑥徊徨:徘徊彷徨。形容驚悸不安或心神不定。⑦闌:將盡,快要完了?!耙龟@相對”句化用唐杜甫《羌村》:“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京江送別圖(局部) 【明】沈周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這是一首相思詞,其意境頗類于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辈贿^詩詞相比,詩于簡潔中卓顯清邁,而詞則更為纏綿悱惻。
“年時此際,向扁舟同載”總括上闋,點明回憶,往年此時此刻,我們一起蕩舟湖海,風兒把遠行的小舟送得遠遠的。“風送征帆”言簡而意蘊無窮,詞人和心愛的女子輕舟蕩漾,娓娓共敘情話,和風暄暖,吹動著船兒的動人情景,不言自明,一切盡在不言中。但是詞人并沒有詳細敘來,而是甄取他們相處中念念不忘的一個景象來喻情意?!皩ι惩∷搡?,與波上輕鷗,雙雙處,相喚相呼自在”,看著沙地或海空中群飛群宿的鷗鷺,在煙波浩淼的湖海之際,自由飛翔和歇息,詞人和心愛的女子儼然忘記了人世間的存在,相擁而坐,是多么的自由愜意,真乃鷗鷺忘機的境界。
“如今”啟下闋,和上闋鮮明對比,從回憶中回到現實。詞人舊地重游,只是如今一個人搖著小舟,云煙繚繞的景色依舊,可是誰知道我們卻天各一方呢?“輕分繡羅帶”的意思是輕輕解開羅帶打成的同心結,表示男女分別。詞人只好一個人對窗而望,不知不覺頓感徘徊彷徨?!苞t與鷺、想一齊驚怪”反“沙鷗慣識無心客,今日逢君不解驚”(唐皎然《酬鄭判官湖上見贈》)之意而用之,用“驚怪”一詞寫“鷗鷺”的有心,驚訝奇怪往昔一雙戀人如今只剩詞人形單影只,神情寥然?!苞t鷺”其實本無心,有心的是詞人自己,但是詞人故意借“鷗鷺”的感覺反襯自己的“徊徨”,從而加深了讀者的印象。在這種徘徊迷糊的思念中,詞人不禁陷入了幻想的夢境:今晚如何能夠夢回家里,再次重溫深夜秉燭相向,含情脈脈凝視對方的深情呢? 以夢寄思本不為奇,但足見其真性情從肺腑間流出。
本詞上闋憶聚,和靜美諧;下闋寫分,別情深婉。以聚襯分,以喜襯悲,并敏銳地捕捉特定的景象,借以巧妙地映襯與之相似的情感,最終一思到夢里,含思婉轉而真摯深切。(龔遠會)
鏈接 高超精美的宋代緙絲。緙絲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手工藝,它是采用通經斷緯的“綴織法”,織出各種花紋的絲織物。據目前的考古發現,緙絲出現于唐代,到了北宋時期,緙織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遼寧省博物館就藏有一件北宋緙絲精品《紫鸞鵲譜》,工藝精湛,構圖嚴整。南宋時期,更出現了朱克柔、沈子蕃等著名的緙絲藝人,專門摹緙名人書畫,創造了許多表現書畫筆致和暈色變化的緙織方法,從而把緙絲手工技藝發展到一個高峰。故宮博物院、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遼寧省博物館都藏有朱克柔、沈子蕃的緙絲作品,彌足珍貴。
上一篇:《兩宋詞·黃裳·洞仙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李元膺·洞仙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