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戴復古·沁園春》戴復古
戴復古
請賦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賦哉。想胸中丘壑①,山中風月,亭臺幾所,花木千栽。應接光陰②,品題勝概③,須待堂成我再來。聽分付④,是經行去處⑤,莫放蒼苔⑥。吾曹不墮塵埃⑦。要胸次長隨笑口開⑧。任江湖浪跡,鷗盟雁序⑨,功名到手,鳳閣鸞臺⑩。它日相尋,有逾此約(11),酌水浮君三百杯(12)。聞斯語,有冠山突兀(13),袍嶺崔嵬(14)。
注釋 ①丘壑:山和溪谷。②應接:應酬、接待。③品題:觀賞、玩賞。勝概:美景,美好的境界。④分付:同“吩咐”。⑤經行:行程中經過。去處:場所、地方。⑥莫放:不要放過。蒼苔:青色的苔蘚。⑦吾曹:我輩、我們。⑧胸次:胸間、胸懷。⑨鷗盟:化用《列子·黃帝》“鷗鳥不驚”的典故,指與鷗鳥約盟為友,比喻隱退。雁序:如大雁般相次而行,有共同之意。⑩鳳閣:指中央官邸。鸞臺:指朝廷高級政務機構。(11)逾:違背。(12)“酌水”一句:指以水代酒,以表心意。(13)冠山:即高大的山,“冠”形容其高聳之貌。(14)袍嶺:高大連綿的山嶺,“袍”形容其連綿之貌。崔嵬:高聳的樣子。
鑒賞 該詞創作背景無可考,但根據內容來看,大概是戴復古在漫游期間受結識的朋友之邀,為其所筑之堂作賦,因得此篇。
開篇應是交代寫成此篇的緣由:友人“請賦林堂”。可是這“林堂”還沒有修好,又怎么作得出文章呢?詞人便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去充實這林堂中的景色:“想胸中丘壑,山中風月,亭臺幾所,花木千栽。”上闋這幾句,寫得頗為瀟灑機警。詞中本應有景,但景尚不在,則以“胸中想象來填補空白,而詞人自己所臆造的景致也很顯雅致風流:丘壑映風月,花木掩亭臺。讀者于是也被帶入了一個空靈美好的想象空間。但詞人喜好四處云游,恐怕是等不到林堂建好,便將去往他處,因此他與朋友有約,“須待堂成我再來”,到那個時候再一起“應接光陰,品題勝概”?!奥牱指?,是經行去處,莫放蒼苔”,意思則是說,到時候,將聽從朋友的囑咐,仔細觀賞美景?!澳派n苔”一句有夸張之意——流連美景,仔細到連蒼苔都不放過,自是玩笑之辭,但其中也見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下闋以詞言志:“吾曹不墮塵?!保髡咦砸暽醺撸M顯飄逸之氣。而下句“要胸次長隨笑口開”,則有如蘇軾般心胸開闊、曠達超脫。無論是退隱于江湖之上,與鷗鳥為盟,享田園之樂,還是人世取得功名,出入官邸朝廷,都應隨遇而安,笑面人生。下闋的這幾句詞豁達豪爽,既表明詞人的心志,也與友人共勉,讀來使人感到淋漓酣暢。而詞人與朋友約定,他日將再來拜訪,再一起坐享美景,消磨光陰。如果“有逾此約”,則以酒為罰。結尾一句“聞斯語,有冠山突兀,袍嶺崔嵬”,以高山峻嶺見證你我之間的諾言,頗顯萬丈豪情,將整首詞作的感情與氣勢都推向了高潮。
戴復古詞的情感往往呈噴涌之勢,詞風遒勁有力。這首《沁園春》也不例外,毫無婉約詞派的綿麗與哀婉,而是如疾風狂掃,大川奔流,浩浩蕩蕩,即使寫與友人之情誼,也毫無綿沓之意,使人讀罷豪情頓生,蕩氣回腸。而詞人瀟灑飄逸的氣質,樂天豁達的人生觀,也為詞作增添了豐富的性格魅力。(高景行)
上一篇:《兩宋詞·戴復古·沁園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洪咨夔·沁園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