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萬俟詠·長相思》萬俟詠
萬俟詠
山 驛
短長亭①。古今情。樓外涼蟾一暈生②。雨馀秋更清。暮云平。暮山橫。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注釋①亭:也稱長短亭,古時道路兩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因亭子間的距離長短不同,所以有“長亭”“短亭”之別,后多指送別的場所。②蟾:月亮的別稱,傳說月亮中有蟾蜍而得名。
鑒賞 這首詞寫羈旅之情。時節正值清秋。悲秋歷來是中國古代文人詠嘆的主題,此篇亦有此意,但更多的是將“秋”作為一個契機,在此背景下抒發旅思。全詞格調清冷、蕭瑟。
“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南朝庾信《哀江南賦》),“寒蟬凄切,對長亭晚”(柳永《雨霖鈴》),“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可見“長短亭”歷來是詞人筆下的常用意象,它是朋友、親人、戀人送別的地方,從此以往,踏上征程,遠赴他鄉。在遠方,當游子看到長亭、短亭,自然會有一種向往,一種感懷之情,它使人憶起那方熟悉的故土,那刻分別的時光。題目為“山驛”,也許此時,詞人正置身于長亭;也許此刻,詞人正遠望短亭,無論哪般,相信均能勾起他無限的鄉愁心懷。
“古今情”,是作者由此引發的聯想,歲月飄逝,攸然輪回,畫面在這一刻悄然定格。作者仿佛看見了行人的臉龐,聽到了親人的叮囑,洞悉了離人的心傷,“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一方小亭,一處傷心。時代相異,身份不同,而感情亦然。幾多悲,幾許憂,點點滴滴,匯集成這愁煞人的“古今情”。
“樓外涼蟾一暈生”,造句精妙。樓外新月一抹,其景如畫。用“蟾”而不用“月”“桂”等字,不僅平仄相宜,而且因蟾蜍為喜濕而體冷之物,更能突出“涼”意,唐李商隱《燕臺四首·秋》就有“月浪沖天天宇濕,涼蟾落盡疏星入”之句,“涼”字穿透了行人的心房,給他們的情感畫上傷感痕跡。月“暈”是“雨馀”的結果,又是風起的表征,此句近承“雨馀秋更清”一句,后啟“幾葉秋聲”。“秋清”寫出了雨后的空明景象,透露出了一種孤寂和冷瑟。其實,秋雨并不能帶給人興奮與喜悅,而在此境,雨聲的淅瀝竟還能平添幾分熱鬧與靈動,雨消之后卻是更加寂寥、凄清,“更”字又給詞增添了凝重色調。
雨后空林圖 【元】倪瓚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暮云平。暮山橫”,“暮”字將時間拉向黃昏,“平”與“橫”在構圖結構上很相似,用在一起,就顯示了一種單調、一種凝滯,正暗合詞人的沉重心情。秋葉,正沙沙低吟,偶爾,傳來了幾聲雁鳴,劃破了一絲寂寥,但是那凄楚的雁聲卻讓行人不忍再聽,因它太過傷情。
全詞委婉纏綿,筆法精妙,將旅思抒發得真切、自然,易引起游子的共鳴。(張雅莉)
集評 明·潘游龍:“‘要’字新刺。”(《古今詩馀醉》卷一一)
清·黃蘇:“按‘一暈生’三字,仍帶有‘古今情’之意。末句‘不要聽’三字,含無限惋惻。”(《蓼園詞選》)
上一篇:《兩宋詞·晏幾道·長相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李石·長相思》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