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江城子①·劉辰翁》浣溪沙春日即事劉辰翁
一年春事幾何空②。杏花紅。海棠紅。看取枝頭,無語怨天公③。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風。 山中長自憶城中。到城中。望水東。說盡閑情④,無日不匆匆。昨日也同花下飲,終有恨,不曾濃。
①江城子,詞牌名。 ②春事,春意。 ③天公,以天擬人,比喻神力無邊,故尊稱天公。
④閑情,閑散的心情;有時也指男女之情。
這首詞是作者的寫景抒懷,表達傷春之情的名作。風格清新,文辭優美,看似閑庭信步,胸中卻深懷絲絲涼意與愁苦,表達了作者的苦悶之感。
詞一開篇,作者便悠然慨嘆,發出愁苦之音:“一年春事幾何空。”本是春來萬物生機盎然、人精神爽朗之時,然而作者卻憂愁纏身,如懷重負。“杏花紅。海棠紅。看取枝頭,無語怨天公”,詞人用語凝練傳神,看似惜字如金,但卻指點胸臆,在只言片語之中,花紅綠樹躍然醒目,腦海之中枝頭盡是招搖閃爍的靚麗景象。隨后一句“看取枝頭,無語怨天公”,詞句中“怨”字精確到位,體現詞人幽怨孤寂的心情。作者對天慨嘆,滿腹愁云。講到此處,作者思緒回到山林情境之中:“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風。”詞人精心描畫自己隱居山中之時,抬頭看陰云密布、風雨變換、反復無常,不由勾起自己愁苦憂煩之意。“山中長自憶城中。到城中。望水東”由隱居說起,詞人表達心中潛藏的意愿:人在山林,偏居曠野,但胸懷大才,壯志未酬,報效國家的期盼始終不變。“說盡閑情,無日不匆匆”,這一句剛好是上句志在胸中、欲報國民的佐證,此句一出,縱使萬語千言描繪的寫景閑情,立即蒼白失色。因為日頭匆匆,感到的是時光的流失,歲月的虛度。詞尾寫道:“昨日也同花下飲,終有恨,不曾濃。”詞人悵然若失,心事重重,在自述昨日飲酒之事時,不忘強化點明:只因心中有傷恨,滿腹報國無門的愁緒又涌上心頭,情趣低落,無心飲酒。
這首詞,作者信手拈來,不作震天動地之悲鳴慨嘆,輕吟舒緩,娓娓道來,體現出了詞人高超的藝術手法。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廬陵人。從歐陽守道學,二十三歲舉于鄉,景定元年補太學生,受知于國子祭酒江萬里。景定三年(1262)進士,廷試忤賈似道,得鯁直名。咸淳元年(1265)授臨安府學教授,屢受江萬里薦舉,曾主管中書省架閣庫。德祐元年,文天祥起兵勤王,劉辰翁參與江西幕府。宋亡,托跡方外以歸。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在《南宋書》《宋史翼》有小傳。有《須溪集》一百卷,《須溪詞》三卷。
代表詞作有:《江城子·一年春事幾何空》《青玉案·雪銷未盡殘梅樹》《乳燕飛·赤壁之游樂》《沁園春·十八年間》等。
●江城子,即《江神子》。參見第106頁相關介紹。
●關于海棠的小故事:《史記·燕召公世家》講到一個故事,以前召公經常在海棠樹下聽訟斷獄,辦理國家事務。公正無私,使官員百姓都各得其所,非常佩服,天下十分平安和諧。后來人經常用“召公棠”“甘棠”“棠樹政”“棠樹遺風”等來稱頌公正為民的官員和實惠恩德于民的行為風尚;用“棠干”表示懷念政績顯著的人和自己所思念的美德賢人。
劉辰翁一生作派剛正,敢怒敢言,歸隱來去,然也有黯然神傷之時。
浣溪沙
春日即事
劉辰翁
遠遠游蜂不記家,數行新柳自啼鴉,尋思舊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畫卷,燕歸無語傍人斜,晚風吹落小瓶花。
這首詞作者輕松運筆,靈活駕馭,自然之中構成一幅完整的春日鄉思圖,使人讀來回味無窮。
詞首寫道:“遠遠游蜂不記家,數行新柳自啼鴉。”“蜂、柳、鴉”三字一出,境界妙美。給人視聽感覺美不可言。蜂為“游蜂”,飄零翻飛,遠在異處,隨風來去,不知歸巢。這一情景,看似悠然自得,但作者表達的是一種游子傷懷之情,這思鄉情懷似乎斷線的風箏、忘歸的游蜂。“新柳”二字,巧妙地與文詞的題目相扣,因為新柳乃春天的象征,春之氣息清晰可感。詞中“啼鴉”表達的是渴望春之到來,但卻滿含離愁憂傷。“尋思舊事即天涯”作者由寫景而勾起追思之苦,想到春風中一分手,便天涯相隔,不能謀面,離愁心緒滋味難卻。
下片緊接不堪回憶的情緒,繼而抒發情感。“睡起有情和畫卷”詞人所表達的是苦悶難眠,睡起后心情厭煩,無意賞畫,卷起了畫,雅興和情趣也被收起。這里作者重在強調情緒不得舒展放松之意。“燕歸無語傍人斜”詞人動中有靜、動靜相和,矚目燕子歸來,感覺似曾相識,依傍著人翻飛,似乎有萬語柔情但卻又默默無語。作者運用形象的擬人手法,賦予燕子動感十足的豐富情感,給人感覺孤獨中惦念無窮,想與人訴說,卻舉目寂寥、孑然一身。尾句寫“晚風吹落小瓶花”,詞人所展示的是孤苦伶仃、身心憔悴的命運,在身不由己中,被時光與現實擊打粉碎,飄然而逝。
劉辰翁此詞的意象是落花、燕子。在中國詩詞中,落花無情、寄予傷春,表達詞人對歲月流逝、年華老去的無限感慨。燕子歸來,飽含中國文化底蘊中的無限思鄉之情,這與落花愁緒達到異曲同工之妙,刻畫出的是詞人惆悵寂寞、懷人思鄉的情愫。
一年春事幾何空。杏花紅。海棠紅。
睡起有情和畫卷,燕歸無語傍人斜。
上一篇:宋詞《水調歌頭 ·陸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江城子·朱淑真》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