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我來吊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②虎踞龍蟠何處是?③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吹喬木。④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⑤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⑥兒輩功名都付與,長日惟消棋局。⑦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⑧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⑨
【注釋】 ①建康:今南京。賞心亭:北宋真宗時丁謂在建康時所建,在州西下水門城上,俯瞰秦淮。見宋·周應合《景定建康志》。史致道:史正志,字致道,號吳門老圃。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孝宗乾道三年(1167)九月至五年(1169)二月知建康府。留守:建康為南宋行宮所在,知府例兼行宮留守。②千斛(hu胡):喻愁之多。宋·葉廷圭《海錄碎事》卷九《愁樂門》引北周·庾信《愁賦》:“誰知一寸心,乃有萬斛愁。”斛,古代量器,亦為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③虎踞龍蟠:漢末諸葛亮出使東吳,睹金陵(今南京)山阜,嘆曰:“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蟠,盤屈而伏。踞,蹲坐。④隴:高地。喬木:高大的樹大。⑤片帆:一條帆船。噴霜竹:吹笛。黃庭堅《念奴嬌》:“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自序云:“有客孫彥立者善吹笛。”⑥安石風流:《南齊書·王儉傳》載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唯有謝安。”安石,晉·謝安的字。東山:謝安未仕時,曾隱居于會稽東山,故此處以“東山”代稱之。歲晚:晚年。“淚落”句: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侵時,謝安主持東晉朝政,任用謝玄等將領,以少擊眾,取得了淝水之戰的勝利,功勞卓著。晚年卻遭奸人讒毀,見疏于晉孝武帝。一日,帝召名臣桓伊飲宴,謝安侍坐。席上,桓伊彈箏歌曹植《怨歌行》:“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見有疑患。”聲節慷慨。謝安聞之,泣下沾襟。事見《晉書·桓伊傳》。⑦“兒輩”句:“功名都付與兒輩”的倒裝。“長日”句:唐·張固《幽閑鼓吹》載唐·李遠詩斷句:“長日唯消一局棋。” 以上二句謂謝安將功名事業都交付給子侄輩去做,自己則成天在棋盤上消磨時光。是揣想謝安因功高震主,備受猜忌,不得不以懶散終日、無所用心的姿態來解除皇帝對他的懷疑。⑧寶鏡難尋:唐·李睿《松窗雜錄》載,唐穆宗長慶年間,有漁人于秦淮垂網捕魚,得一古銅鏡,照之盡見五臟六腑,驚駭腕顫,鏡復墜于水。后李德裕聞之,窮索水底,終不再得。碧云將暮:南朝梁·江淹《擬休上人怨別》詩:“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宋·柳永《洞仙歌》詞:“佇立對、碧云將暮。” 杯中綠:謂酒。古代酒多呈青綠色。以上三句自嘆孤獨,謂無人察其忠肝義膽。⑨波浪翻屋:語本杜甫《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詩三首其三:“高浪垂翻屋。”
【譯文】 我來金陵憑吊古跡,高樓登覽,生出無限的惆悵。此地哪有什么“龍蟠虎踞”?滿眼都是歷史的興亡。水邊宿鳥歸飛,柳林外掛著夕陽。高地上的大樹,在風中颯颯作響。孤帆一片冉冉西去,不知何人吹動長笛,那樣激越,那樣瀏亮。
此時我不禁想起東晉的謝安,那聲名赫赫的“風流宰相”。他晚年也曾受到君王的猜忌,聽桓伊奏哀箏唱《怨歌》一曲,傷心地淚下數行。為了避禍釋疑,他只好將功名事業都推給晚輩,自己卻成天靠圍棋打發時光。(如今呵我的情形與他何其相象!)秦淮河中那能夠照人肺腑的寶鏡實難尋覓,碧云欲合,天色將暮,佳人不來,又有誰慰我孤獨、為我侑觴?今日江邊風狂如怒,波濤翻覆,象是要掀倒屋梁!
【集評】 清·陳廷焯:“老辣。”(《詞則·放歌集》卷一《宋詞》)
【總案】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詞人二十九歲,就任建康府通判。詞當作于此后至次年二月史正志改官之前。按稼軒自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南歸后,初仕為江陰軍(今江蘇江陰)簽判,至孝宗隆興二年(1164),未滿任即去職。后數年間,他郁郁失志,流落吳楚。此時雖復任差遣,而胸中塊磊仍耿耿難平,形諸詞詠,遂有“寶鏡難尋,碧云將暮,誰勸杯中綠”一類悲憤語。其所以賦金陵懷古而獨有慨于東晉謝安晚年備受猜忌的史實,個中原委亦不難測知。上官史正志,高宗朝曾獻《恢復要覽》五篇(見《乾隆揚州志·人物》),力主抗戰,與詞人志同道合,故稼軒滿腹牢騷,毫無顧忌地向他傾吐。全詞于沉郁蒼涼之中,自饒風吼天裂、浪倒屋翻的悲壯氣勢,是稼軒“青兕”本色的自然流露。
上一篇:李綱《念奴嬌憲宗平淮西》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
下一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