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細雨輕雷〕以自然界中的云雨風雷,興起男女云情雨意。義山無題詩中的雨,多數指男女“云雨”,詳細的考證論述參《文學遺產》1985年第三期鐘來因《唐朝道教及李商隱的愛情詩》一文。〔金蟾句〕蟾善閉氣,古人用以飾鎖,俗稱鎖鼻子,表示堅牢,無法進入。但是“金蟾嚙鎖”再堅牢,那燒香的冉冉細煙總能進入金蟾之嘴。詩人以此隱比封建勢力對青年男女防范雖嚴,但總有一些勇敢者沖破束縛,獲得幸福的愛情。〔玉虎句〕玉虎,井上提水用的轆轤,形似玉虎,用它卷動井索,就能從幽深的井中打上水來。香煙進入金蟾之嘴,井索上下井中汲水,均為隱比男女的云情雨意,享有愛情。〔賈氏句〕據馮浩引《世說》:“韓壽美姿容,賈充辟以為掾。賈女于青瑣中見壽,悅之,壽逾墻而入。自是充見女盛自拂拭。后聞壽有奇香之氣,是外國所貢,一著人則歷月不歇,疑壽與女通,取女左右婢拷問,即以狀對。充秘之,以女妻壽。”這句運用這一歷史典故,意思是:象賈氏那樣的名門少女,窺簾韓壽,是愛上韓壽的年輕英俊,才成就美滿的愛情。〔宓妃句〕據《文選·洛神賦》注,東阿王(即后來的陳思王)曹植愛上甄逸之女,但曹操已把甄氏給曹丕,甄妃后為甄后。“(曹)植殊不平。黃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鏤金帶枕,植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后讒死,帝仍以枕赍植。”后來,曹植返回封國途中,息洛水,忽見甄后前來,“遂用薦枕席”,于是作《洛神賦》。這句詩的意思是:宓妃那樣的絕世美女,留枕魏王曹植,是愛上其才,才成就一段姻緣。
這是李商隱晚年所寫的一首愛情詩。其時,青春的浪漫熱情已消失,但回首往事,特別是玉陽山初戀的情景,那還是令人留戀的。詩的前四句,就是運用《道藏》隱比手法寫他與情人的幽歡生活。他們兩情和諧,強烈真摯,在芙蓉塘外的約會中,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道觀中教規森嚴,只準上層教主隨心所欲,不準年青的道士、女冠越雷池半步。但是防范雖嚴,卻鎖不住兩顆熱戀的心。猶如金蟾嚙鎖,何等緊閉堅固,但香煙仍能入于其中;又如玉虎牽絲,仍能從深井中汲取井水。他們心心相印,終能沖破一切束縛,如魚得水,獲得愛情的歡樂;年輕時代,春心與花共發。他們有足夠的膽略、智慧去奪取幸福,因而前半首詩,寫得頗為自豪,極有氣概,其爭取幸福的頑強意志,不達目的決不罷手的決心,那和諧默契的才智,都寫得極有生氣。詩的后半,詩人從迷狂的青年時代,回到衰弱疲倦的晚年,面對現實,不得不哀嘆:自己年邁力衰,已沒有韓壽那樣的美貌青春。李商隱四十不到,即已是“玉骨瘦來無一把”(《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晚年詩中屢見瘦弱多病之句。此情此景,還能象韓壽那樣吸引賈氏,還有魏王之才,去吸引宓妃留枕嗎?狂熱的心冷卻后,詩人告誡自己:“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詩人保留了對青年時代最美好的回憶,面對現狀,又采取嚴肅而理智的態度。歷代解義山詩者,數不勝數,由于不了解《道藏》中無限豐富的隱比,皆不知此詩內幕,不是隔靴搔癢,就是矛盾百出,不得詩旨。李商隱年輕時在道觀中背誦過不少道經,精通道經中的隱比,并把這一手法移植到自己創作中。千古情詩,既能言難言之情,又不失之于俗,唯義山有此高超絕技。
上一篇:《無題·唐·李商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無題·唐·李商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