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有高陽公山亭者,今為李舍人別墅也〔2〕。廊宇重復,樓臺左右,煙霞棲梁棟之間,竹樹在汀洲之外〔3〕。龜山對出,背東武而飛來〔4〕;鶴阜相臨,向東吳而不進〔5〕。青溪數(shù)曲,赤巖千丈。廖廓兮惚恍,似蓬嶺之難行〔6〕;深邃兮眇然,若桃源之失路〔7〕,信可謂赤縣幽棲,黃圖勝景〔8〕。從來八子,辟高陽之邑居〔9〕;今日四郊,逢舍人之置驛〔10〕。故知樊家失業(yè),遂作庚公之園〔11〕;習氏不游,終成濮陰之地〔12〕。
其人也,凝脂點漆,瓊樹瑤林,學富文史,言成淮的〔13〕。葭莩為漢帝之親,枝葉是周公之裔〔14〕。田孟嘗之待客,照飯無疑〔15〕;孔文舉之邀懽,樽中自溢〔16〕。三冬事隙,五日歸休〔17〕。奏金石而滿堂;召琳瑯而觸目。心焉而醉,德焉而飽。大隱朝市,本無車馬之喧〔18〕;不出戶庭,坐得云霄之致。于是乎百年無幾,萬事徒勞,唯談笑可以遣平生,唯文詞可以陳心賞。既因良會,咸請賦詩,雖向之所歡,已為陳跡;俾千載之下,感于斯文。
【注 釋】
〔1〕舍人:周代官名。隋唐增置起居舍人,通事舍人。
〔2〕永嘉:西晉懷帝司馬熾年號。
〔3〕汀洲:水中小洲。
〔4〕龜山:山名。
〔5〕東武:縣名:一、漢置,在今山東省諸城縣。二、南朝宋置,在今江蘇省境內。 東吳:今江蘇省吳縣地,舊亦別稱東吳,又,東吳,古吳地之稱;三國孫吳,世稱東吳。
〔6〕蓬嶺:未詳。
〔7〕桃源:晉陶淵明虛構的與世隔絕的樂土,言其人人豐衣足食,怡然自樂,不知世間有禍亂憂患,后因稱這種理想為世外桃源。
〔8〕赤縣:赤縣神州的略稱,指中國。南朝江淹《江文通集》三《游黃蘗山詩》:“南州繞赤怪,赤懸多靈山。” 黃圖:帝都。《藝文類聚》六十三陳江總:“覽黃圖之棟宇,規(guī)紫宸于太清。”
〔9〕八子:秦漢時代婦官之名。《史記·秦紀》:“尊唐八子為唐太后。注:集解曰:徐廣曰:“八子者妾媵之號。” 邑居:居于邑里之中。《魏書·源懷傳》:“粒食邑居之士,蠶夜儒布之士。”
〔10〕樊家:未詳。
〔11〕庾公之園:未詳。晉代庾亮,時人稱庾公,未知是否指此人。
〔12〕習氏:不詳。
〔13〕準的:作為準則。王充《論衡·實知》:“觀色之窺心。皆有因緣以準的之。”
〔14〕“葭莩”二句:謂遠親也。喻其輕蕩而附著者也。《漢書·王莽傳上》:“自諸侯以下,至于吏民,咸知莽上與陛下有葭莩。” 枝葉:謂公族也。《左傳·閔公元年》:“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巔,而后枝葉從之。” 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輔助武王滅商,建立周王朝,封于魯。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攝政。
〔15〕“田孟嘗”二句:田孟嘗,即孟嘗君。戰(zhàn)國時齊貴族。姓田名文。以好客著稱,門下食客至數(shù)千人。
〔16〕孔文舉:即東漢末年孔融字文舉。其遺詩二句為:“坐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17〕三冬:冬季三個月之并稱。孟冬(陰歷十月)、仲冬(十一月)、季冬(十二月)。一說三年也,《漢書·東方朔傳》:“年十二學書,三冬文史足用。” 歸休:回家休息:《漢書·孔光傳》:“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18〕大隱:謂隱于朝市也。《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 無車馬之喧: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賞 析】
本文描繪了李舍人山亭所建位置,山亭的秀美,周圍地勢的險要,以及李舍人的家世,均寫得具體而令人仰慕。文中透露了作者的大隱于朝市的思想,歌頌了陶淵明的身居鬧市而無車馬喧的生活。文筆秀麗清新,堪稱駢文小品中的佳作。
上一篇:駢文《望海亭賦并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楊明府過訪詩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