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掛枝兒·黑心》原文與賞析
俏冤家一去了無音無耗,欲待要把你的形容畫描,幾番落筆多顛倒。你的形容倒容易畫,你的黑心腸難畫描。偶落下一點墨來也,倒也像得你心兒好。
相聚共處是幸福甜蜜的,一旦分手別離,就立即轉換為悲涼凄苦。在悲涼凄苦的氛圍中孤單單的一個人回憶往日的幸福甜蜜,更是苦上加苦。在悲苦中渴盼情郎的音信,情郎的歸來,悲苦之中又加入幾分焦灼不寧。歡娛嫌更短,憂愁恨更長。如何打發因凄涼孤寂而顯得更漫長的時光,排遣與日俱增的相思之苦,便成了離人的主要生活內容之一。
《掛枝兒·黑心》中的年輕女性在無休無止的相思苦盼中,無聊地拿起筆來,要給情郎畫一幅像。但畫著畫著,驀地怨從心生,相思未除,又墜入愛恨交集的悲苦之中。
“一去了”,三字令人從那拖得長長的音調中,聽出不盡的凄涼、惆悵和無可奈何,想見她那冷落、孤寂和空空蕩蕩的心境。“無音無耗”透出她對情郎音信的苦盼,透出她無限深切的牽掛和依戀,然而到如今,苦盼卻依舊成空,這就難免生成一層淡淡的幽怨。
分別日久,又無音無耗;相思難禁,她只好鋪紙提筆,憑著記憶,憑著往日的耳鬢廝磨,為情人畫一張像,以排遣些許相思,消磨漫長時光。可“欲待要把你的形容畫描”,卻又“幾番落筆多顛倒”。“幾番落筆”是說多次提筆,又多次畫不就,原因就在“多顛倒”,總出錯。心靜方能筆暢。筆多顛倒緣自心情紊亂。這位年輕女子因相思而提筆繪郎像,繪郎像又使相思更重。《掛枝兒·描真》中唱道:“碧紗窗外描郎像,描一筆,畫一筆,想著才郎。描不成,畫不就,添惆悵。描只描你風流態,描只描你可意龐。描不出你溫存也,停著筆兒想。”《掛枝兒·黑心》中的女性也是這樣描描想想,想想畫畫,望著畫中的風流態,可意龐,她腦海浮現的是心上人那風流倜儻的豐采,體貼可人的韻態。癡想中,身雖在此,心已飛向另一個時空,手中的筆失去控制怎能不“顛倒”?幾番落筆皆因心情系亂而幾番顛倒,幾番顛倒不僅使她再度落筆,也使她心情更亂、更悲、更苦。
幾多顛倒又幾番落筆,情郎的畫像終于描得差不多了,但她又意猶未足: “你的形容倒容易畫,你的黑心腸難畫描。”她同 《描真》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只畫出了她的風流態,可意龐;不同的是《描真》的女性要描出他的溫存而難遂心愿,本篇的女子卻為不能畫出他的黑心腸而難泄幽怨。這里的黑心腸不是說他真的是黑心爛腸為人歹毒,實際上是表達了這位女子的嗔怪、哀怨和憂傷。“臨行時,對你再三囑咐,再三囑咐: 你離別后千萬寄封情書”(《急催玉歌·俏冤家我臨行時》),可“俏冤家一去了無音無耗”。想想相聚時的情熱,看看分離時的凄清,她不由得地心怨情郎: “普天下的人兒,頭一個是你狠”( 《精選劈破玉歌 ·狠》)! 于是,想畫情郎的黑心腸的念頭也就產生了。其實,同《描真》女性要畫情郎的溫存表達的是癡情一樣,她要畫情郎的黑心腸表達的也是一種深情,不過是這種深情由于愛之切、盼之急而蒙上了一層哀怨而已。
黑心腸難繪,她卻硬要描畫,這就使她處于百思不得其法的冥思苦想中。蓄留在筆端的墨兒卻趁著主人正苦思冥想的當兒,偷偷溜出,離開筆尖,滴到紙上,滴到畫像胸中央。她心中一亮,頓覺得這一點墨落得好,正似情郎的那顆 “黑心”。
這首民歌的風格是含蓄的。全篇無一相思字眼兒,卻無一處不是在抒相思之情。“一去了無音無耗”透出相思,要描畫形容表現的是相思,“幾番落筆多顛倒”是因為相思,至于她覺得 “形容倒容易畫”,更表明她對心上人記憶的深刻、清晰。不是刻骨銘心,念念不忘,又怎能很容易地畫出 “他”的形象呢?
結構嚴謹,構思新巧,是這首民歌的另一特點。她因“俏冤家一去了無音無耗”,才要畫郎像以慰相思。“幾番落筆多顛倒”,既承相思,又強化前句中微露的幽怨,下啟要畫黑心的念頭。到 “你的黑心腸難畫描”令人有“山重水復”之感,覺得全篇極難收束。在女主人公沉思冥想,讀者心急擔憂之際,出人意料又順理成章地讓筆端滴下一點墨來。這原本為污染畫面的一點墨,由于作者的巧妙聯想而化腐朽為神奇,成為神來之筆,畫龍點睛的一筆。不但女主人公為此一舒眉黛,露難得的一笑,讀者也不由暗暗拊掌稱妙。
上一篇:《明代民歌·掛枝兒·雁》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元代民歌·新水令(離人點點淚流血)》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