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水鼓子》原文與賞析
雕弓白羽獵初回,薄夜牛羊復(fù)下來。夢水河邊秋草合,黑山峰外陣云開。
《水鼓子》,樂府曲名。本篇描寫唐人季秋狩獵、放牧生活。
“雕弓白羽獵初回,薄夜牛羊復(fù)下來。”“雕弓”,刻畫有文采之弓。“白羽”,以白羽為箭,故稱白羽。“薄夜”,薄暮,即日將落時。正當(dāng)農(nóng)田收獲已畢,牲畜肥壯的季秋時節(jié),獵手們忙于到野外打獵。當(dāng)傍晚,他們身帶雕有文采之弓、白羽箭,以及各種獵物,剛興致勃勃地回到家里的時候,在野外的牧人也手持鞭子,口中吆喝,趕著大群肥壯的牛羊走下山坡來,以備將牛羊歸欄圈。此二句繪聲繪色地描繪出一幅生動逼真而優(yōu)美的獵歸與牧歸圖。這不是正面描寫野外狩獵場面與草原放牧場面,而是選取傍晚獵歸與牧歸這一側(cè)面加以描寫,從而既能使讀者想象到狩獵與放牧之情景,又能借此表現(xiàn)出狩獵與放牧的豐碩成果,以及獵人、牧人的喜悅之情。次句“薄夜牛羊復(fù)下來”,為化用《詩·王風(fēng)·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句,所描寫的境界相似。
“夢水河邊秋草合,黑山峰外陣云開。”黑山,當(dāng)為河南省濬縣西北之黑山,一名墨山。山上層巖峻壁,石色蒼黑。東漢末年,張燕等曾聚眾于此起事。“陣云”,謂云疊起如兵陣。此二句描繪出一幅秋季日暮野外風(fēng)景畫:夕陽將落,澹澹的夢水河邊,密集的秋草正叢伏一起,遠(yuǎn)處黑山峰外層疊如兵陣的彩云正在慢慢散開。
本篇先描寫太陽將落時獵歸與牧歸,后描寫河邊的景色與山峰外的景色。這河邊景色與山峰外景色是獵歸與牧歸的周圍環(huán)境,為獵歸與牧歸之景物陪襯,兩者也遙相輝映,使獵歸與牧歸圖更增加了秋季氣氛與美麗的色彩。
本篇描繪出優(yōu)美的境界。三、四句講究對仗,增加了詩歌語言的形式美與音韻美。
上一篇:《先秦民歌·殷其雷》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江有汜》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