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題驛壁》原文與賞析
記得離家日,尊親囑付言,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 雨宿宜防夜, 雞鳴更相天。若能依此語,行路免迍邅。
《侯鯖錄》: “宗希鵬舉言,見一驛壁上有詩云云,此征途藥石也。余愛之,每以示子孫?!边@是一首題在驛壁上的詩。驛,指驛站,負責傳遞公文,轉運官物及供來往官員休息的機構。題詩的可能是一個曾住在這個驛站中的低級官吏。這是一首描寫父母提示兒子行路注意事項的訓誡詩。
首二句“記得離家日,尊親囑付言”以此領起下文,這個離家在外的游子,時刻牢記在他離家那天,父母囑咐他的話。下面六句便都是雙親囑咐的話。
“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背鲩T在外遇到有橋的地方不要騎馬過橋。而要下馬牽馬過橋。這是因為古代的橋多沒橋欄,騎在馬上過橋,如果馬在橋上與對面來的車馬相遇往橋邊上躲,容易墮入河中;還有,有的橋年久失修,負擔不了太大的重量,人騎在馬上,份量很重,容易把橋壓壞造成災禍。因此,生活經驗豐富的父母才囑咐將要離家外出的兒子莫要騎馬過橋。第二句是父母囑咐兒子在臨要過河時不要與人家爭船。在古代,過河爭船也是經常發生的事,同時也常因為爭船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如《左傳》宣公十二載,晉國的軍隊在鄭國的邲地打了敗仗,軍隊退卻,指揮官下命令說: “誰先渡過黃河便賞賜誰!”于是晉國軍隊爭船,先上船的便用刀亂砍后來攀船士兵的手指,弄得 “舟中之指可掬。”可憐那些被砍斷手指的士兵,大多數都掉入河中去了。又據《漢書》蘇武傳記載,有一次,漢武帝率領大隊人馬到河東去祭祀土地神,在過黃河時,宦官和皇帝的騎兵侍衛爭船,結果宦官把騎兵侍衛推到河中淹死??傊珊訝幋l生人身傷亡事故是常有的事,因此,父母才囑咐出門的兒子 “過渡莫爭船”。
“雨宿宜防夜,雞鳴更相天。”這也是出門在外的人應注意的事。在雨天里住在旅店中,應該注意防盜。這是因為,從遠行在外的人來說,下雨陰天,晚上容易睡得死,睡得熟,因此不易察覺周圍的動靜;從竊賊一方面來說,他們也常常乘雨夜作案?;谏鲜鲈?,雨夜住在旅店中的游子須格外預防盜賊。下句,“雞鳴”是在丑時,即后半夜一點到三點鐘之間,古代沒有天氣預報,天亮就要趕路的人就得在雞叫時到屋外看看天象,根據天氣的陰晴風雨等不同情況來決定自己的行止。這也是件很重要的事。
最后二句,是父母鄭重告誡將要上路的兒子,如果你能依照上面囑咐的這些話去做,那么你在旅途中就會免遭困難。“迍邅(zhun zhan)”,處于困境中不能前進。
中國古代的訓誡詩,內容大多都是從品德修養方面著筆。如《詩經·大雅·抑》:“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于儀?!睗h樂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标憴C《猛虎行》:“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而這首詩卻別開生面,寫父母告誡遠行的兒子在行路中及住宿時應注意的事,具體而微,語淺而意深,使人容易理解,容易接受,這是因為詩中提到的,都是遠行在外的人一定要經歷的事,因此被人譽為“征途藥石”。本詩中所提到的旅途應注意事項,就其精神實質來說,對我們現代人來說也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的。
本詩具有質樸、自然的特點;語言通俗明白而又使人感到親切,容易接受,是一首充滿摯愛之情的訓誡詩。
上一篇:《清代民歌·題參贊大臣特依順營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雨中花·香山會》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