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旅
江上群山翠作堆①,人家門檻對江開。
小樓應有憑闌者②,天遠歸帆似不來③。
【注釋】
①翠作堆:自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句化出。②闌:同欄,欄干。③天遠歸帆:語出謝朓《至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
【評說】
本詩選自顧嗣立《元詩選初集·安雅堂集》。
馬道士是元代一位無名的畫家。他畫的是一幅平遠山水圖,清潤秀雅,陳旅很欣賞它,便為之題詩。詩的前二句,描寫江上群山林木蒼翠,蔥郁茂密,故云“翠作堆”。林中點綴著房廊,門窗欄檻都面對著江水而開。兩句寫的是視覺形象,是畫畫景象。后兩句,詩人運用“應有”、“似不”這兩個虛擬性的詞匯,由畫面形象推想出一種新的藝術意想。詩人說,畫面上臨江而開的欄檻里,一定有一位佳人正在憑欄眺望,等候著天邊歸舟上的伊人。陳旅將溫庭筠《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和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兩詞的藝術意想,注進自己的詩作里,補充畫面的意境,使詩作具有更為豐富、深切的內涵。
上一篇:《題陪月閑行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鳴鶴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