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對石鼓,
金銀有萬五;
若人識得破,
買了興元府。
——明·陸深撰《儼山外集》
陸深《儼山外集》卷十《知命錄》在輯錄這首民謠時稱: “金牛事載《蜀記》,胡曾詠之,前人多有辨其非者。今沔縣西百里,金牛驛在焉。西十里余,入所謂五丁峽,峽本天成,斷非人力所能與,實漢水之源。至若險陡陜隘處,似有斧鑿,如棧道者,或五丁所為,傳疑可也。入峽二十里,東西相對兩巖上有石鐘石鼓,形象宛然,民間有謠云云。賈胡過其下,疑有寶,鑿之,金鐘形有殘闕焉。”
這首民謠表現了對自然景觀的寶貴和珍惜之情,對妄圖破壞自然景物者的詼諧戲謔之趣。
“石鐘對石鼓”,是對陜西沔縣西百十余里的五丁峽, “東西相對兩巖上有石鐘石鼓,形象宛然”的自然景觀的寫照。 “金銀有萬五”,看似指其中藏有寶貝的傳說,實則寄寓了對“石鐘對石鼓”這個奇特的自然景觀的珍貴之情。
“若人識得破,買了興元府。”興元府,古府名,轄境相當于今陜西城固以西的漢江流域。其意謂若有人能識得破“石鐘對石鼓”的價值,足可把興元府都買下來,也就是說,其價值連城。言外之意,可惜那些用斧鑿破壞這個自然景物者,卻無法“識得破”它的價值所在,想發“買了興元府”的大筆橫財,也勢必只能傳為笑柄。
全篇對祖國這一美好奇特的自然景觀充滿了自豪感,又隱寓著對識不破自然景觀價值者的諧謔之趣,語言底蘊豐腴,節奏輕松明快,既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又給人以幽默的愉悅。
上一篇:《石榴花開葉兒稀》原文|賞析
下一篇:《離別時》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