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萬年,百姓花錢;
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普天同慶,苦了百姓
。——《梵天廬叢談》
這是一首義和團運動時期的歌謠。傳說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清廷下令全國慶賀,大敵當前,民不聊生,清廷卻要全國人民慶賀慈禧太后的生日,此舉當然要引起人民的憤怒。因此,有人憤而作此歌謠。
不僅于此,這首歌謠還有深廣的典型意義。在中國歷史上,封建統治階級和人民的對立,總是壁壘分明。統治者的驕奢淫逸從來都是建立在人民痛苦的基礎之上的,元代散曲作家張養浩曾總結歷代王朝興亡的歷史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首民謠則道出了封建最高統治者——天子與人民的對立:他們的一切歡樂都以人民的痛苦為代價的。這種階級對立的事實,顯然不只限于慈禧太后統治時期,而是整個階級社會皆具有普遍意義的。
民歌、民謠的語言簡潔明快,這首民謠亦不例外,但是讀過本篇之后給人的印象卻特別深刻,原因在于它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強烈的對比度,一邊是高呼天子萬歲,一邊是百姓要納更多的雜稅以供天子揮霍;一邊是慶賀天子生日,一邊是百姓的饑寒貧苦。最高統治者和最下層受壓迫者的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兩個極端,其反差之大,猶如天壤之別。二是選用了概括性強而又通俗的成語,使之既有意義又便于接受, “天子萬年”、 “萬壽無疆”、 “普天同慶”,這些為歌頌統治者習用的陳言套語雖不失文雅華貴,卻盡人皆知,用在這里與“百姓花錢”、“百姓遭殃”,“苦了百姓”相對比,帶上了一重滑稽嘲諷的色調。歌舞升平的外衣揭去了,剩下的不就是統治者喝人民的血后那副腦滿腸肥的可憎可鄙的嘴臉嗎? (朱萬)
上一篇:《病》原文|賞析
下一篇:《相思害的我活受罪》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