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春歌·其十》原文與賞析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
這首歌以女子的口吻唱出,抒發(fā)妙齡女子對異性愛的等待和追求的熱切情懷。
通篇運用比興手法。春林、春鳥、春風既是女子所處環(huán)境的景物,又是她的懷春思緒的外化。春天的園林,花開得如此嬌美,枝頭上的鳥兒唱著憐愛的歌,風柔柔地撩撥著女子的羅裳,似乎更多情、更善解人意。多媚的花,不僅僅指花,而且也是在烘托女子的美貌。春鳥宛轉地啼唱,一聲聲都為求偶,這和人似乎并無聯(lián)系,然而在等待和追求愛情的女子心中所喚起的是一股無名的春愁。春風,在南北朝人的詩文中往往有某種象征意義。它似乎是愛情的使者,“舞春雪,雜流鶯,迎行雨於高唐,送歸鴻於碣石……如搖蕩以入閨,終徘徊而緣隙……佳人不在茲,春風為誰惜”(沈約《八詠》)。“春風復多情,吹我羅裳開”的 “春風”,大概就是女子所渴望的愛的寄托吧。
這里要特別說一說“春鳥意多哀”的 “哀”字,在多數(shù)語境中 “哀”都意味著悲傷,但在個別語境中則有“憐愛”義,而在這里則語義雙關。一方面是指春鳥的鳴唱對異性的憐愛,流露出求偶的愉悅;另方面是指懷春女子聽到這種悅耳之音,在自己心中激起些許酸楚和感傷,就是說連小鳥兒也可以無憂無慮向伴侶傾訴衷腸,而自己卻還沒有得到這樣的機緣。古人云:“春女悲,秋士哀,知物化矣。”此之謂乎。不過詩中女子的感傷只是淡淡的,詩的結局仍然洋溢著某種期待得以滿足的幸福感。
上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上聲歌八首·其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魏晉南北朝民歌·子夜四時歌·春歌·其十七》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