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槍即炮槍,
自打自受傷,
多少英雄漢,
彈死在高床。
——《太平天國叢書十三種》第二輯
這首民歌見于《干王洪仁玕的口供》,據稱為洪秀全所作。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吸食鴉片危及生命的害處,對禁煙活動具有生動的宣傳作用。
作品以炮槍比喻煙槍,非常巧妙。炮槍,即槍炮,是殺人的武器,用以喻煙槍,說明煙槍也是致人死命的兇物。但槍炮用以殺傷別人,而煙槍卻只能傷害自己;槍炮殺人,人們皆知躲避;而煙槍傷害身體,吸食者卻喪失防范之力。這是煙槍禍烈之處。故民歌的前兩句“煙槍即炮槍,自打自受傷”,通過以炮槍作比,寫出煙槍毒于槍炮的地方,形象地揭示了鴉片戕害身體、生命的可怕。民歌在前文敘述的基礎上又指出,由于吸食鴉片人數眾多,上癮以后沉溺而不能自拔,無數有用之才遂死于煙榻之上。故“多少英雄漢,彈死在高床”二句,更進一步,從全社會的角度,指出鴉片危害廣大人民生命、摧殘與戕害人才的罪惡,使人們對鴉片的危害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鴉片的輸入,對中國國計民生禍巨害深。鴉片戰爭前吸食者數量已十分驚人。林則徐曾警告:如不禁絕鴉片, “是使數十年后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梢娝浞挚吹进f片對人民與軍士身體的戕害。馬克思更指出:“非法的鴉片貿易年年靠摧殘人命和敗壞道德來充實英國國庫”(《英人在華的殘暴行動》),他把“摧殘人命”視為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的主要罪行。這首民歌雖只有四句,但卻能從這一重要的方面揭露鴉片的禍害,故它有助于動員人民開展禁煙活動。作品的表現手法比較巧妙。作者不是正面宣傳吸食鴉片之害,而是就煙槍進行描寫,并以炮槍作比,用寫煙槍的禍害代替寫吸食鴉片的危害,既足以發人省悟,又在藝術表現上給人以新穎之感。
上一篇:《湘淮軍似虎狼》原文|賞析
下一篇:《煙筒歌》原文|賞析